红网时刻新闻5月27日讯(通讯员 赵李明 黄伟艳)端午将至,粽叶飘香。在双牌,包粽子是延续多年的端午传统,其中,用草木灰制作手工粽子的习俗,更承载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悠久的文化记忆。
在双牌县江村镇,蒋祝玉老人家在端午前后格外忙碌。每年此时,前来订购粽子的顾客络绎不绝,家中处处弥漫着阵阵粽香。一大早,老两口便开始制作草木灰,这是手工粽的关键材料。稻草灰经烧制、筛选除杂后,浸泡出的糯米淡黄清香,煮出的粽子色泽金黄、香甜软糯,口感Q弹,带着独特的草木清香,深受大人小孩喜爱。此外,由稻草和芝麻草烧制后过滤的水,用来包粽子,能赋予粽子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蒋祝玉介绍说:“我主要包肉粽、板栗粽和原味粽,原味卖得最好,主要在本地销售,不少在外工作的人也会带出去送朋友,大概一年要用九千斤米来包粽子。”
包粽子是门技术活,从捋粽叶、填馅料、压实、封口到扎捆,一气呵成。一张张翠绿的粽叶在巧手下瞬间变成了小巧可爱的羊角粽,尤其受年轻人和小孩喜爱。“吃这种草木灰粽子,就像尝到小时候奶奶包的味道,满满都是回忆。”顾客许梦馨感慨道。
如今,即便市场上粽子种类繁多,双牌草木灰手工粽仍以其独特工艺与传统风味独树一帜。端午时,一家人围坐品尝亲手包制的草木灰粽,闲话家常,既是舌尖上的美味,更凝聚着亲情,让传统节日满溢温暖与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赵李明 黄伟艳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