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27日讯(通讯员 周艳梅 李想)近年来,永州市冷水滩区仁湾街道罗建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引进企业种植中药材500余亩,成功将“荒地”变为增收“宝地”,使中药材成为促进群众增收的“良方”,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和发展潜力,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正值中药材田间管护关键期,在冷水滩区仁湾街道罗建村药材种植基地,成片的玉竹迎风摇曳,村民李爱军和工友们穿梭其间忙着除草、浇水,得益于基地的发展,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农户们正在给玉竹除草。李想 摄
“自从村里建起这个基地,我就在这里做事了,每月工资在五千左右,家里老年人也照顾了,还是挺不错的。”罗建村村民李爱军开心地说道。
村民李爱军在查看百部生长情况。李想 摄
这片土地曾经因地势偏僻,导致耕种不方便、收益低,一度成为无人问津的撂荒地。2024年,罗建村紧抓中医药产业振兴机遇,引进永州众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由公司提供种苗,负责技术指导,保障中药材产品回收等形式,带领群众种药材。
基地负责人正在查看玉竹生长情况。周艳梅 摄
“以前村里的土地一直处于抛荒状态,通过引进中草药,产量稳定了,价格也保证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集体经济也增收了。”罗建村村支书张建民说道。
基地共种植玉竹、百部、何首乌、山银花、黄栀子等500余亩,预计年产量25万斤,今年年底开始陆续收成。
来源:红网
作者:周艳梅 李想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