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21日讯(通讯员 李晓娟 周玉梅)5月20日,由永州市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永州市中心医院承办的第三期中长导管培训班结业典礼在该院顺利举行。来自全市10余家医疗机构的28名护理骨干经过系统化培训与严格考核,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操技能圆满结业,为提升永州地区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化水平注入新动力。
永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陶红艳出席典礼并致辞。她充分肯定了培训班的成效,指出静脉治疗专委会连续三年举办中长导管技术专项培训,不仅推动了全市静脉输液治疗同质化管理的规范化进程,更切实造福了需要中长期输液的患者,通过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有效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她特别指出:“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深耕专业的新起点。”她勉励学员以“工匠精神”严格践行静脉治疗护理标准,在临床一线发挥技术骨干作用,成为学科发展的先锋力量。
专委会主任委员付湘军在培训总结中表示,中长导管技术作为静脉治疗领域的重要创新,因其安全性和便捷性,已成为中长期输液患者的优选方案。此次培训班采用“理论授课+模拟操作+临床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系统涵盖导管置入流程、并发症防控、患者教育等核心内容,并引入超声引导穿刺等前沿技术。通过情景模拟、分组实操、个案研讨等多元形式,着力强化了学员对技术细节的精准掌握和临床风险应对能力。她希望学员们将规范化技术带回基层,让更多患者享受安全高效的静脉治疗服务。
典礼现场,与会领导为28名学员逐一颁发结业证书,并对1名“优秀管理者”、10名“优秀带教老师”及12名“优秀学员”进行表彰。优秀学员代表分享感悟时表示:“从理论学习到实操训练,带教老师的每一次指导都直击临床难点,让我们对中长导管技术的规范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优秀带教老师代表则动情地说,看到学员从“忐忑操作”到“自信置管”的蜕变,感受到了专业传承的责任与价值。典礼特别设置的“血管通路优秀案例分享”环节中,精选的临床案例围绕置管策略、并发症处理及护患沟通经验展开清晰复盘,为参会同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永州市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累计培养静疗专业人才200余人,推动全市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下降,同质化管理成效明显。下一步,专委会将以国家《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为指引,持续深化“技术下沉”行动,通过基层定点帮扶、优秀案例竞赛、多学科协作研讨等多元形式,进一步发挥静疗专科护士的引领作用,助力构建“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的静脉治疗护理体系,为区域医疗质量提升和患者安全筑牢保障。
此次培训班的圆满结业,标志着永州静脉治疗护理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上迈出新步伐。随着更多专业人才投身临床一线,全市静脉治疗护理服务正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来源:红网
作者:李晓娟 周玉梅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