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动能丨从“面子工程”到“里子革命” 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铸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成文杰 通讯员 周静 荣韵真 永州报道

“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近年来,永州回龙圩聚焦革除大操大办旧陋习,推行义工托管新机制,在各自然村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办好管好村民红白喜事,走出了一条民事民议民管、除大操大办旧陋习的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回龙圩.png

永州回龙圩管理区自然村选举义工理事会,并与村民商定红白喜事操办事项。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回龙圩管理区不是个例只是缩影,长期以来,湖南省永州市深刻认识到乡风文明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将移风易俗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引领、制度约束、群众自治、文化浸润”四轮驱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实效,特别是将红白喜事从“讲排场”向“讲文明”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以移风易俗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建引领,干部带头破陋习

党建是推动各项工作的“红色引擎”。零陵区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十不准”“两报告”要求,富家桥镇淡岩社区红白理事会成立后,丧事简办率达到100%,群众人情负担减轻40%,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移风易俗带来的实惠。祁阳市进宝塘镇河埠塘社区创新“党建+乡风治理”模式,每月开展主题党日、党史微课堂,将移风易俗纳入党员考核体系。社区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这一行动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带动群众简办红白事200余场,节省开支超500万元。

制度约束,村规民约立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田县徐家村通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组织村民一起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整治陈规陋习。这些村规民约不仅涵盖了红白事的操办标准,还包括了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等多个方面,为村民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零陵区更是实现了村规民约全覆盖,全区334个村(社区)将移风易俗纳入其中,设立“红黑榜”公示典型案例,推动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群众自治,志愿服务激发内生动力

群众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宁远县中和镇坦坝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走村入巷宣传政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登门关爱独居老人等活动。以积分制为基础,每年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比活动,同时在村文化广场建立村民“红黑榜”、村规民约文化长廊等,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用榜样的力量带动群众践行文明乡风。新田县贺家村将闲置空地改造为小花园、小菜园,村民自发组建“志愿施工队”,既美化了环境,又凝聚了乡情,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了归属感和责任感。

文化浸润,新风尚深入人心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灵魂。江华瑶族自治县举办以“移风易俗润瑶都 文明新风进万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发动瑶族群众讲述身边故事,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陋习,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深入人心。江永县洞美村围绕“重温知青岁月”开展文化活动,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吸引游客打卡红色教育基地,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推动了乡风文明的发展。

江华.png

江华瑶族自治县“移风易俗润瑶都 文明新风进万家”主题演讲比赛。

只有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推进,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展望未来,永州市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明基因,以文明乡风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为全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永州智慧和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成文杰 周静 荣韵真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49/69/1498770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