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2日讯(通讯员 曾莉莉)乡村振兴,道路先行。祁阳市通过“党群联动 多方共建”的创新模式,凝聚民心、激发活力,不仅打通了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更成为串联富裕与希望的“振兴纽带”。
在下马渡镇黄茅冲村10.2公里道路提质升级改造现场,挖掘机、压路机轰鸣作业,村民们分布不同路段,有序开展浆砌护坡、混凝土浇筑等工序,一派繁忙的景象。此次改造不仅将路面拓宽至6米,还同步推进裁弯取直、铺设下水管道等,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出行“痛点”。
下马渡镇黄茅冲村村支书蒋锡泊说:“目前有40多个村民在做事,路基基本完成,现在铺设水泥,接下来就是沥青路面铺设,25天全部完工通车。”
资金与征拆是修路的两大难题,黄茅冲村以“多元筹资+村民自治”破局。村里整合村集体经济资金,同时发动乡贤捐款,为工程注入关键动能。面对道路拓宽涉及的房屋拆迁,村民主动腾退,还建立“门前日常管护”机制,让“修路”变成“护路”,凝聚起共建共管的强大合力。
在肖家镇肖家村,这条长2.72公里的沥青路,同样书写着干群同心的动人故事。项目启动之初,村干部带头捐款,乡贤慷慨解囊,普通村民积极参与,成功筹集资金105万元。同时,为确保资金使用透明,村里成立了专项监管小组,实行“日公示、周审计、月通报”制度,从材料采购到施工环节层层把关,确保修成一条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放心路”。
肖家镇肖家村村民石建华说:“村里修这条路也是老百姓的期盼,村里组织大家踊跃报名,积极捐款捐物,所捐的钱和物村里都在微信中公开,我们老百姓都放心也开心。”
道路的畅通,不仅让村民出行时间平均缩短了20%,更激活了乡村经济的“毛细血管”。肖家村借助新修的道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肖家庄”休闲农庄年收入增长20%以上,带动十余人就业。引进药材公司开发200多亩山地,带动农户年增收超5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曾经的“堵心路”变成了“致富路”“幸福路”。
肖家镇肖家村村民黄志鹏说:“这条路修成以后,是肖家村的亮点,过来耍的人也比较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村民的出行也更加方便。”
截至今年5月底,祁阳市“三年交通建设大会战”共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总里程499.881公里。一条条宽敞平坦的“便民路”,不仅改善了乡村交通条件,让农产品运得出、游客进得来,更拉近了干群距离、凝聚了民心民力,村民的归属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来源:红网
作者:曾莉莉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