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4日讯(通讯员 林洪 刘井春)“整整半年了,我从来没这么舒服地喘过一口气!”近日,在永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零陵院区的复查诊室里,79岁的周奶奶紧紧握着该科病区主任刘井春的手,难掩激动之情。
时间拉回半年前,周奶奶首次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的症状,起初她以为是年纪大了体力不济,并未过多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愈发严重,哪怕只是在家中步行几步,都会感到呼吸困难,甚至多次突发头晕、黑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家人见状急坏了,带着周奶奶辗转多家医院求医,可治疗效果始终不理想,病情还在持续加重。
一家人正一筹莫展,多方打听后了解到,永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擅长重症心衰治疗且经验丰富,于是抱着一丝希望,把周奶奶转去了医院接受治疗。
接诊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龙双祁迅速带领团队为周奶奶开展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周奶奶不仅患有严重心力衰竭,还合并心脏收缩不同步及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心脏已出现明显扩大,其心脏射血分数(EF值)仅为33%,远低于正常标准。在病例讨论会上,龙双祁明确指出:“传统药物治疗已难以控制她的病情,必须为其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为了给患者制定合适治疗方案,龙双祁团队多次组织多学科会诊,结合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及最新诊疗指南,最终确定采用CRT-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植入术。“CRT-D是目前先进的心脏器械治疗手段,既能解决心脏收缩不同步的问题,又能应对恶性心律失常,相当于给心脏上了‘双保险’。”
团队成员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原理、优势与潜在风险,在充分获得对方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手术团队随即快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
手术当天,心血管内科在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顺利为患者完成CRT-D植入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就明显感觉到胸闷、气促的症状有所缓解;随着术后恢复,她的活动能力明显提升,从起初的卧床难起,逐渐能自主下床散步。

在后续定期随访复查中,患者恢复情况持续向好。心脏形态逐步回缩,心功能指标稳步提升。近日,心脏超声复查结果更带来好消息,她的EF值已恢复至54%,成功达到正常范围。这标志着患者实现了心脏结构与功能的“逆重构”,达成生物学康复。此前折磨她半年之久的胸闷、气促、头晕黑矇等症状,也已彻底消失。
龙双祁介绍,CRT-D可通过调控心律改善重症心衰患者泵血功能,并能自动终止恶性心律失常,为生命安全提供双重保障,也为药物效果不佳者提供新选择。他同时提醒,心衰治疗已进入“器械+药物”精准时代,市民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需及时就医,符合适应症者及时治疗可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来源:红网
作者:林洪 刘井春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