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7日“湘超”开幕以来,湖南人的朋友圈持续被绿茵场上的精彩瞬间与场外趣闻刷屏。从街头巷尾到茶余饭后,男女老少都在热议积分榜的变动,连平时不太关注体育的朋友也纷纷加入抢票大军,为各自所在的城市加油助威。随着赛事推进,“湘超”热度不减反增,已然成为一款现象级的爆款IP。那么,“湘超”究竟为何能够成功“出圈”?其爆红的背后,并非依赖天价球星或资本运作,而是源于根植于血脉的文化认同与全民共创的力量。
湖湘气韵融入赛场,让足球赛事自带文化基因。“湘超”的核心魅力,在于将积淀千年的湖湘文化,生动呈现在绿茵场上。比赛中,球员们展现出的顽强拼搏、永不言弃,正是湖湘精神的最佳诠释。例如,永州队的小将们在0:3落后的逆境中依然奋力奔跑、每球必争,最终连追三球实现绝平,将湖湘儿女“恰得苦、霸得蛮”的精神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各支球队也巧妙地将地域文化融入球队元素:衡阳队以“祝融圣火”为灵感设计队服,火焰纹样在绿茵场上格外醒目,口号“衡扫千军”融入方言,尽显硬核气势;湘西州队以“武陵锐士”为名,队徽中镶嵌苗、土家族的牛角图腾,战袍下摆暗藏蜡染纹样,这些匠心设计让“湘超”不仅是一场足球赛,更成为一场流动的“湖湘文化展”。
草根情怀扎根热土,为全民热爱搭建情感桥梁。“湘超”没有遥不可及的球星,没有天价转会费,有的是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学生、快递员、医生等,他们每天放学、下班后便匆匆换上球衣,为城市荣誉与心中热爱而战。这份源于草根的热血与坚持,让观众感受到体育运动最纯粹的感染力。与此同时,“湘超”秉持亲民理念,9.9元的亲民票价、凭票根兑换景区门票等举措,极大降低了观赛门槛,让更多人能够轻松参与。正是这种接地气的办赛方式,使足球回归大众娱乐的本质,成就了一场全民共享的体育嘉年华。
烟火趣味串联城乡,以文化互动衍生赛事佳话。“湘超”的热闹不仅限于赛场上的激烈拼抢,更延伸至场外充满湖湘特色的趣味互动,成为连接城市文化的情感纽带。例如,衡阳与株洲对决前,两地球迷以幽默标语互相调侃:“hey株,大不了湘B拆成湘DD”“衡阳菜,天下知”,比赛日更衍生出“横劈B成DD,竖劈B成13日”的趣味热梗。而永州主场的“树上挂票”则将“官方接梗”玩出了反差萌。由于主场看台无顶盖,网友戏称其为“天人合一”赛场,并调侃“该卖树上挂票”。永州赛事方顺势推出《树上挂票使用指南》,明确规定“单树限挂3人、人均限重60公斤”,甚至幽默标注“禁止携带蛇类观赛”。这份机智与幽默,既化解了场地设施的些许遗憾,也让永州的接地气形象深入人心。
(作者: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人民政府 李澜轩,县委组织部 王俊彦)
来源:红网
作者:李澜轩 王俊彦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