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里桥镇丁庙湾农家书屋一角。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0日讯(通讯员 刘志军)“以前农闲时,大家不是凑堆打牌就是闲聊消磨时间;现在一有空,都往书屋里钻,既能看书学技术,还能陪娃读绘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11月19日,湖南省祁阳市七里桥镇丁庙湾村的农家书屋里,村民丁美俊正陪着孙子翻看《小熊的奇妙旅行》。不远处的书架旁,几位种粮大户围在一起,捧着《水稻优质高产栽培实用技术》低声讨论。如今,这样充满烟火气的书香场景,已成为祁阳乡村大地上随处可见的亮丽风景线。
今年5月以来,祁阳市锚定“文化惠民、助力振兴”目标,通过“建强阵地、丰富内容、创新服务”三维发力,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升级,将昔日“藏书点”打造成集知识补给、技能培训、精神滋养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枢纽”,为乡村振兴注入“书香动能”。
阵地全覆盖:精准供给,知识对味又贴心
“以前总觉得农家书屋是‘摆样子’,门开着、书闲着,没啥用!”观音滩镇东泉村副支书李谷生的话,道出了不少村民曾经的看法。而如今,他不仅成了书屋的“常客”,更成了书屋的“宣传员”,2024年春耕前,他种植的50亩稻田亩产连续两年“卡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书屋,一本《水稻优质高产栽培实用技术》让他眼前一亮:“书里讲的科学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正好解决了我家稻田‘缺水缺肥’的难题!”

观音滩镇沿沽村“新风”书屋。
更让他惊喜的是,书屋很快联合镇农业服务中心开展水稻种植专题讲座,他现场向专家请教稻田改良办法,按照指导调整种植方案后,年底5亩地多收了800多公斤稻谷。“现在农闲时,我天天来书屋‘充电’,还拉着10多户种粮大户一起学农技、交流病虫害防治经验,书屋成了咱们庄稼人的‘加油站’!”李谷生笑着说。
截至目前,祁阳市已按标准完成269个农家书屋提质完善,覆盖全市22个镇(街道),推动农家书屋从“单一阅览点”向集教育、文化、服务、治理于一体的“乡村文化综合体”转型,让乡村文化活力在书香中持续迸发。在书籍配置上,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配什么”:柑橘种植大村重点配备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类书籍;留守儿童较多的村,儿童绘本、青少年读物占比超40%;养殖集中村专门设置“养殖图书角”,陈列《畜禽疫病防治》《生态养猪技术》等实用书籍,真正让每一本书都“对味”村民需求。
服务接地气:多元赋能,激活“书屋+”潜能
为了让阅读更“贴心”,各村书屋还细节拉满。潘市镇陶家湾村书屋配备空调、老花镜、充电插座,管理员邓美娇每天提前半小时开窗通风、整理书籍;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推出“预约送书上门”服务,今年已累计送书100余册;实行“每周6天开放+周末延时服务”,确保村民“想看书时门不锁、有需求时人在岗”。

梅溪镇大伍村农家书屋开展“校屋共读”五防教育活动。

进宝塘镇荷叶村“护苗”主题书屋。
“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暑假期间,七里桥镇豪井村农家书屋里,大学生志愿者带领4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孩子们的朗朗书声飞出窗外。这是祁阳市“书屋+儿童托管”服务的生动场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看护难”问题,全市269个书屋均开设“暑假托管班”“周末阅读班”,今年已开展学科辅导、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课程200余期,解决了300余户家庭的后顾之忧。
不止于“托管”,祁阳市创新推出“书屋+”多元服务模式,让静态的书籍变成“活”的惠民资源。
“书屋+农技培训”成了产业发展“智囊团”。邀请农业农村局专家、种植养殖大户走进书屋,开展“柑橘修剪技术”“稻田养鱼实操”“油茶嫁接”等专题培训,今年已举办30余场,惠及村民3200余人次。大村甸镇毛塘湾村90后村民唐凯通过培训掌握了鸽子养殖技术,如今养殖规模从300只扩大到3000只,年收入增加6万余元。

观音滩镇新钢铁村农家书屋组织开展祖孙同乐活动。
“书屋+文化活动”点亮村民精神生活。端午时节,进宝塘镇河埠塘社区书屋组织包粽子比赛,村民们一边包粽子一边聊习俗,在动手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重阳节期间,观音滩镇新钢铁村书屋举办“祖孙同乐”活动,踢毽子、跳皮筋、抢凳子等游戏让老幼笑声不断;龙山街道青竹村书屋开展“书香伴重阳”活动,志愿者为老人朗读养生书籍,推荐适合的健康读物。

七里桥早禾冲村农家书屋组织开展非遗剪纸教学。
“书屋+非遗传承”让乡土文化“活”起来。在全市15个重点村镇书屋设立“祁剧、小调、剪纸等传习角”,配备祁剧等相关书籍、音像资料300余册(套),定期邀请祁剧、小调等传承人开展身段教学、脸谱绘制、经典选段赏析活动。至今已开展祁剧进书屋活动40余场,培育乡村祁剧爱好者300余名。“在书屋学祁剧脸谱,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我现在能画5种脸谱呢!”12岁的丁雨欣就是其中之一。

大村甸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在新铺子村农家书屋义诊。
“书屋+健康养生”守护村民身心健康。以“书屋+基层卫生院”协同模式,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服务、慢性病调理指导。今年9月,大村甸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走进新铺子村农家书屋,为30余名老人免费体检,还结合《老年人健康养生指南》,详细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知识,现场推荐养生读物。今年来,已举办健康讲座112次,建立村民健康档案3500份,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
长效强管理:多方协同,文化惠民可持续
“农家书屋要长久发挥作用,‘建’是基础,‘管’是关键。”为避免“重建设、轻管理”,祁阳构建了“市级统筹、镇街主责、村级实施”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市委宣传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统筹文旅、教育、卫健等22个部门资源,整合形成“十个一”标准化“文化服务包”,常态化下沉书屋;镇(街道)每月开展农家书屋开放情况、书籍维护检查,及时解决设备故障、书籍更新问题;村里推选热心公益、有文化的村民担任专职管理员,确保书屋规范运行。

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农家书屋项目捐赠50万元。
社会力量持续助力,让书香“飘得更远”。10月25日,湖南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祁阳农家书屋项目捐赠50万元,专项用于书籍更新和活动开展;10月17日,市新华书店向观音滩镇团胜村书屋捐赠500余册新书,涵盖农业科技、儿童文学、健康养生等门类;11月7日,市融媒体中心组织新闻工作者走进七里桥镇早禾冲村书屋,捐赠时事政策、科普知识类图书,还为村民朗读经典著作、解读惠民政策。

市融媒体中心新闻工作者为村民、学生朗诵经典著作。
此外,祁阳还发动市文联、演讲与口才学会、书法家协会等组建15支文艺志愿小分队,招募志愿者120余名,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模式,开展书画教学、剪纸体验、戏曲表演等活动;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图书捐赠”活动,今年已收到师生捐赠图书1.2万册,进一步丰富了书屋藏书。
当前,祁阳市已打造“爱・悦・读——二十四节气校屋共读”“杏林书屋・健康驿站”“廉洁书屋・清风祁阳”等特色品牌活动矩阵,各品牌相互联动,精准对接村民需求,农家书屋平均日人流量从5.6人次增至25人次,周均开放时长从15小时延长至50小时,村民文化生活满意度达98.6%。

七里桥曾家湾村农家书屋组织村民观看阅兵直播。
“我们不仅要让村民‘有书读’,更要让他们‘会读书、爱读书、用好书’。”如今在祁阳,农家书屋已不再是单纯的“藏书场所”,而是村民学习知识的“充电站”、发展产业的“智囊团”、丰富生活的“文化园”。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在书香中汲取力量,让乡村既有“丰收的田野”,更有“丰盈的精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书香满溢、文明和谐”的新图景。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军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