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7日讯(通讯员 何俊喆 蒋嫒萍)11月7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棠下村,新修缮的毛氏祠堂最后一片琉璃瓦安装完成,标志着这一由村民自发筹资45万余元、涉及220户的修缮工程顺利竣工。修缮后的祠堂,不仅成为全村红白喜事的重要举办场所,也为村庄面貌增添了文明新风尚。

棠下村祠堂主体工程竣工现场。蒋嫒萍 摄
村民毛兴鳌高兴地表示:“我每天都抽空来祠堂‘监工’,就盼着能在年前办好酒席。‘兰溪夜话’真是说到做到,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
“兰溪夜话”是兰溪瑶族乡创新推出的基层治理与服务机制。该机制通过组织驻村干部及“片组邻”三长人员,利用夜晚农闲时间深入村组,与党员群众围坐交流,广泛征集在乡村建设、环境整治、移风易俗、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棠下村祠堂周边情况。任闻博 摄
据棠下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任闻博介绍,在推动祠堂修缮过程中,村里不仅协助理事会成员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还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0万元,用于硬化道路400米、修建池塘护栏400米以及新建篮球场1个,全面提升祠堂周边配套设施,营造“山清、水美、人和”的居住环境。

狮形村“兰溪夜话”民情恳谈会现场。蒋嫒萍 摄
今年以来,兰溪瑶族乡已累计召开“兰溪夜话”民情恳谈会37场次,收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82个,已解决53个,解决率达到64.6%,其中包括石盘村三组跨省“插花路”的建设、勾蓝瑶村新村二期工程推进、香花井村“空心房”的拆除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

勾蓝瑶村“兰溪夜话”民情恳谈会现场。张合明 摄
兰溪瑶族乡党委书记杨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依托“兰溪夜话”平台,广泛收集村情民意,发挥“三长”人员地缘近、人缘熟、情况清的优势,推动基层治理融入常态化服务机制,努力将兰溪瑶族乡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民族团结、治理有效的和美乡村。
来源:红网
作者:何俊喆 蒋嫒萍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