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教育的“窗外”遇见“蓝星” 永州一中老师共赴星空之约

红网时刻新闻11月7日讯(通讯员 刘鲲)启迪育人智慧,淬炼教育初心。日前,永州一中组织部分教师集体观看了影片《窗外是蓝星》。这不仅是一次观影活动,更是一场连接三尺讲台与浩瀚星空的深度对话,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教育使命,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好育人之路。

1476_副本.png

《窗外是蓝星》以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为叙事背景,生动讲述了航天员们为追逐星空梦想,不畏艰险、勇毅前行的感人故事。当银幕上呈现出航天员从太空舱窗内凝望蔚蓝地球的震撼画面时,现场不时传来阵阵赞叹。那颗悬浮于深邃宇宙中的“蓝星”,不仅是中国航天人梦想的彼岸,也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教师的心弦。

观影结束后,教师们心潮澎湃,纷纷分享感悟。黎前殿老师表示:“天宫十三号乘组在太空驻留长达182天,他们所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让我印象深刻。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为孩子们播下一颗颗科技报国的种子,期待它们在将来结出丰硕的果实。”

彭子姝老师动情地说:“影片中最震撼我的,并非惊险的太空救援,而是那个静谧时刻——宇航员悬浮于穹顶之下,蔚蓝星球充满视野,万物无声,唯有心跳与宇宙共鸣。这不仅是视觉奇观,更是一场灵魂的洗礼,启迪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以更宏阔的视角,审视今日育人重任。”

伍慧老师则从情感维度分享她的理解:“舱内的航天员俯视人间,在万家灯火中寻找最温暖的那一盏——家的方向。这场深情的对望诠释了探索的全部意义:无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的深空,对家园的眷恋永远是指引我们归航的引力。个人的思念与民族的梦想,就这样汇聚成文明的万千气象。”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正如航天员王亚平在影片中所言,当年聆听她太空课的许多孩子,如今已成长为航天队伍的中坚力量。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顺应时代需要,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放飞青春梦想,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来源:红网

作者:刘鲲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55/99/1541344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