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潇湘古镇

潇湘庙资料图。

  车子到达永州一中老大门的时候,天刚破晓,古城正像一个笼着轻纱的残梦。

  为了探访心仪已久的潇湘古镇,我破例起了一个大早。我常想,惟有起早,亦或贪黑,才能体会到古代赶路人的那种“出门在外,百无依傍”的孤单、无奈而又寂寞的心情的。

  初冬的早晨,寒风刺骨。路上还没有行人。两边的野草树木披着一层薄薄的白霜。

  “鸡声茅店月,人过板桥霜。”

  穿过一条不合时宜的水泥公路,走过一座似乎站错了地方的冶炼厂房,是一条简易的土路。两边开始出现许多造型奇特的古树,“叽叽喳喳”的清脆的鸟叫让久为凡尘所困的我猛地一振。

  水是山的伴。

  潇水突然出现了,忽隐忽现,捉迷藏似的在前面带路。两边的野草、古树长得益发狂野。

  前面开始出现一些青青的石板,开始不多,逐渐便都是了——秦汉以来,这里便是一条重要的驿道,遗迹依然清晰可辨。偶尔出现一两座石桥。夹杂在现代的水泥房间的老屋——一律青砖黑瓦,有木门、木窗做成的铺面,依稀可以看到当年商贾云集的样子——只是客人不见,主人也不在了。

  路静树更幽。

  层层翠竹为我搭起一道道天然的拱门。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竹叶射下来,闪着道道金光。不知名的鸟儿并不怕人,等你走近了才又“扑扑”地飞起,喳喳地叫着赶到前面去了。

  传来几声狗叫。

  可以听到潇水、湘江机帆船“突、突、突、突”的叫声。

  乱绳一般的山路从狮子岭的乱树草丛钻出来,撒开,在渡口打一个结,又蛇一般蜿蜓到河对岸去了。

  顺着一条小道来到河边,立在一块大石头上眺望。江风浩浩,涛声阵阵,烂灿的阳光照耀着万里波涛。葱茏缀红的萍岛,黛灰如烟的远山,色彩斑澜的巴州,似睡非睡地环抱着碧波荡漾的潇湘平湖,可谓壮美至极,绚烂至极。

  置身这静美的湖光山色,品味这和谐的自然色调,我的心陷入了沉醉。

  二

  现在还知道潇湘古镇的人已经不多了,可是有谁知道,她曾经在小城的历史上占据了非常厚重的一页。

  古镇位于今潇湘二水交汇处的零陵区老埠头及对岸的冷水滩蔡市一带,一镇跨两岸。据《老埠头新加义舟记》载,“潇水自九嶷百折而入,于永州城北十里之老埠头与湘水汇合,为最古之名邑。五代时设有镇司,谓潇湘镇。明时改设驿丞,称湘口驿。”《零陵县志》也载:“五代时,有数百家,皆镇司之”。可见,至少在五代,潇湘镇便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大镇了。

  一部古镇的兴衰史就是水运的兴衰史。

  零陵北扼荆湘,南控吴越,是古代中原进入两广的主要通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动了平定“百越”之战。为解决粮草问题,命监御史史碌开凿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灵渠。灵渠的修建,使船只可以由湘江入漓江,经桂水,到西江、珠江,从而沟通了长江、珠江水系。湘江由此成为中原进出大西南最经济快捷的水上通道。位于潇湘二水交汇处的潇湘古镇便逐渐兴盛。明代以后,楚粤通衢的重心东移到江西、福建,永州交通优势逐渐丧失。尤其近代以来,公路、铁路的兴起,使水运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潇湘古镇最终衰落乃至湮没。

  唐代元结的《欵乃曲》是如此描述唐时零陵水路交通的繁忙景象的: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泷南始到九嶷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南来北往的客商,离任赴任的官员,发配贬谪的迁客,进京赶考的书生,云游四海的和尚,粗野豪放的放排汉子,浓妆淡抹的女人…… 他们从自己命运的来处来,到自己命运的去处去,在古镇留下一抹淡淡的痕迹,又消逝了。

  最后连古镇也消逝了。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辑;君提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这潇湘古镇该发生了多少惊人的故事,又湮没了多少动人的传奇呢?

  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只留下古道、青山、绿水,风声、雨声、涛声。

  三

  “世界上那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啊,请留下你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泰戈尔《飞鸟集》)

  我常想,潇湘古镇对于小城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幽美恬静的湖光山色?是隐约可见的秦汉古道?是斑斑驳驳的商家铺子?我想是,也不全是。

  对于我来说,潇湘古镇的意义在于透过那些漂泊者的足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城文化的脉络,小城人性格的印记。

  “驾飞龙兮北征,覃吾道兮洞庭。”(屈原《九歌·湘君》),舜的脚步是如此的浩大而又庄严。史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因为舜的巡狩,让小城成为中华道德文明之源;因了伟大的帝王舜,小城开始有了自己的姓名。

  “溺溺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湘夫人的脚步如秋风般飘逸,如木叶般轻灵。“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是娥皇、女英那坚贞的爱情,是湘夫人那美丽的神话让潇湘成为高洁的象征、爱情的象征、美好的象征。是湘夫人,让潇湘文化充满瑰丽神奇的背景。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河东先生的脚步是如此的蹒跚而又坚忍。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句变工。“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余秋雨《文化苦旅》)正是由于诗人的不幸遭遇,才让河东先生写出了血泪交迫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是河东先生,让永州的文化从梦幻与神话转为现实,让永州的山水从懵懂无识变为充满灵性,让永州从令人恐惧的蛮荒之地成为以后文人的向往之地。是河东先生,让小城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会唱歌!从河东先生后,小城之如文化人,正如现在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如年轻人一样,成为文人们的时尚之地、向往之地。欧阳修常感叹“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陆游遗憾地说“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李白《草歌书行》)怀素和尚的脚步是如此的踉跄而又奔放。对于他来说,永州的地板永远是不平的,永州的酒永远是温热的,永州的芭蕉都是纸,永州的扫把都是毛笔。“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是草圣怀素给我们留下了惊世骇俗的草书艺术,也为我们传下了奔放不羁的酒神文化的基因。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东山》)杨万里的脚步是如此的自信。我想,这是与唐代以后,永州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湖南名郡,甲永(州)乙邵(州)”的经济上的强势有关,也与他不是被贬谪到永州的经历有关。无论是古城本土,亦或被贬古城的文化人,吾未见如这位可爱的江西老表一样更爱吾乡的了。杨万里在永州的诗有强烈的自信,有温温的闲适,有依依的不舍。你看他在小城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你看他离开零陵是多么的不舍:“已坐诗臞病更羸,诸公刚欲饯湘湄。 夜浮一叶逃盟去,已被沙鸥圣得知。”“思归日日只宣言,一棹今真水月间。半夜犹闻郡楼鼓,明朝就失永州山。”千百年来,依然让我心怀感念。

  “梦中寻胜忘南北,句里论心岂异同。”(张栻《和友人梦游西山》),张栻的脚步是如此的沉静。这位将门之后,在小城沉思,到岳麓书院讲学,将以廉溪先生为鼻祖的理学弘扬至极盛,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人。一代名儒王闿运感叹道:“吾道南来,原是廉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

  如果说这些雄冠古今的文人如灿烂的星座,使小城在中国文化的天空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那么,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那些撑船的艄公,那些放排的汉子,那些平凡的芸芸众生,他们在小城留下了什么?

  看看古镇留下的半边铺子,和现在小城南门、河西留下的木板商铺,你就会明白,他们留下了一种文化——码头文化。码头文化使小城人养成了既勇猛而又内敛,既开明而又精明,既朴实而又狡黠的性格。想一想我与兄弟们在夜宵市场豪饮,高喊“兄弟,拳啊;兄弟,拳啊;八匹马呀、五魁首啊……”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意与豪情显然就得自他们的遗传时,我的脸上不由涌起一股惬意的微笑。

  四

  潇湘庙就坐落在狮子岭的半山腰上。

  潇湘庙是为祭祀湘夫人而建。据传,舜南巡狩,他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南下寻夫,至湘江间,听闻舜帝已死,悲痛欲绝,即投江自杀,死后成为湘水神,称为湘夫人。由湘夫人又衍化出湘灵、湘君、斑竹和湘灵鼓瑟等神话传说。

  一段坚贞不屈的爱情,一个神奇瑰丽的神话,形成了中国文人千年难解的潇湘情结,成为中国文人梦牵魂绕的潇湘梦。

  那么,潇湘意味着什么呢?

  潇湘是夜雨。“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潇湘是哀怨。“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杜甫《湘妃祠》)

  潇湘是相思。“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

  潇湘是乡愁。“客有故园思,潇湘生夜愁。”(柳宗元《早秋月夜》)

  潇湘是悲伤。“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潇湘是诗情。“挥毫当得江山助 不到潇湘岂有诗。”(陆游《偶读旧稿有感》)

  潇湘是图画。“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欧阳修《咏零陵》)

  潇湘是美好。《红楼梦》里林黛玉住的地方就叫 “潇湘馆”。我们美丽的湖南就叫“锦锈潇湘”。

  “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心里低呤着刘禹锡的诗,走过一条崎岖的翠竹森森的山道,穿过荒草萋萋的甬道,潇湘庙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了——灰色的瓦。斑驳的墙。残破的门窗。生锈的铁锁。齐人高的野草。森森的翠竹。凛冽的山风。

  我的心中充满悲伤。

  这就是带给人们美好、向往与梦想的潇湘庙吗?

  是美一定要残破,乃至被毁损,并最终化为烟尘吗?

  是的,在这个被称为是“一本书”的小城,已经有许多美丽的“书页”因时光的流逝而残破,乃至化为灰尘,怎么能不让我泪流满面。

  五

  潇湘古镇在沉寂许多年以后,又重新热闹起来。

  这个“坐在金矿上叫化”的小城,终于开始明白文化对经济的价值,要引进开发商开发潇湘古镇,并重修潇湘庙。

  她是你梦中的潇湘古镇吗?她能圆你那梦牵魂绕的潇湘梦吗?

  也许能。

  也许不能。

  我依然充满期待。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唐友冰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5/06/04/224420.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