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灌区美如画
——双牌灌区探索建设生态型灌区工作纪实
□通讯员 李国勇
生态是发展的底线,而水是生态之基。近年来,双牌水库管理局积极践行生态发展的理念,前瞻规划,多策并举,在建设生态型灌区的道路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双牌灌区地处湘西南,属于典型的丘陵灌区,沿渠地质地形复杂,山体滑坡、塌方及山洪地质灾害频发,生态十分脆弱,同时,管理单位还面临体制不顺、资金不足、保障乏力等问题。为了从困境中闯出一条新路,2012年,管理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突破“小水利”的思想禁锢,树立“大灌区”的发展思维,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节水效益灌区、生态风景灌区、安全和谐灌区、文明示范灌区”的长远目标,把发展苗木经济、打造生态灌区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在此后的探索与实践中,从单纯地发展苗木经济,到把生态理念引入到灌区管理和工程维护之中,首次提出“生态养护”的概念;从单一的绿化种树到引进“三红紫薇”,营造“花海花带”的景观;从“百里干渠百里林、一个所站一景观”的近期目标,到打造全灌区“百里风景走廊”和“千里防护林带”的远景规划,建设生态风景灌区的思路逐渐清晰和完善。
思路确定后,行动是关键。探索生态灌区之路,管理局一班人靠的是踏踏实实地做,勤勤恳恳地干。
选品种。适宜南方种植的苗木有很多,关键要选投入少、成本低、成景快、效益高的品种。为了找准市场,管理局组织人员走遍了南方的10多个省市,考察了上百个苗木项目,先后试种了红叶石楠、高端茶花、红豆杉、青钱柳、罗汉松、落羽杉、丹桂、香樟、栾树等10多个品种。2014年初,经过深入考察,管理局与湖南省林科院王晓明博士合作,引进了“三红紫薇”这个新品种。 “三红紫薇”(红火箭、红火球和红叶)具有花期长、花色艳丽、成活率高、管理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其花期远超其他花卉,最长可达120天,俗称“百日红” ,尤其成景快,当年种,当年就可以成景,是建设生态风景灌区的首选品种。
建基地。最初,管理局将基层所站的空地利用起来,建立小型植物园。如菱角塘管理所有20多亩荒地,通过发动干部职工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砍灌木、清竹根、挖树洞、施底肥,近百名干部职工轮流上阵,仅仅用了5天时间就使荒山大变样,当年冬天移栽了上千株丹桂大苗,第二年春天又移栽了8万株红叶石楠,如今已经成林成景。后来,出于建设生态风景灌区的需要,管理局在祁阳县吉庆村租了300亩荒地,并将荒山改造为苗圃,建立了以“三红紫薇”为主要品种、数量超过百万株的花卉苗木基地。基地现有“三红紫薇”苗80万株,红叶石楠苗40万株,高端茶花苗20万株,其它各类苗木10万株。紫薇园是目前永州市最大的紫薇基地,每到紫薇花开的季节,许多人慕名而来,观花赏景,流连忘返。
办试点。建设生态灌区是新生事物,没有成功的范例供学习和借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稳妥起见,管理局决定试点先行。前两年,在茶花管理所选了5公里渠段作为试点段,试种了落羽杉、栾树和红叶石楠等苗木。2016年,又在木斗岭管理所选了5公里渠段作为示范段。按照生态养护与风景灌区相结合、“绿色屏障”与“花海花带”相结合、自身利益与农民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共栽种了 “三红紫薇” 约20万株,栾树约5000株。2月整地,3月种植,4月发芽,5月开花, 6月,一簇簇紫薇花迎风怒放,从近处看,那一抹艳丽的红色令人陶醉,从远处观,蓝天、碧水、红花、绿树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景色迷人的风景画。直到10月初,仍有不少紫薇花在秋风中顽强地绽放,一如盛夏。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管理局将生态养护与景观建设结合起来,打造生态风景灌区,不仅有利于灌区工程的管护,而且可以使灌区旧貌换新颜,打造景色如画、人水和谐的美丽新灌区,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以今年的试点为例,20万株紫薇和5000株栾树5年后其价值可达1000万元,而成本不到1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相当于建了一个“绿色银行”。这些花卉苗木栽种在渠堤上,对于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用巨大,同时有利于工程安全,滑坡塌方减少了,渠道清淤减少了,灌区防灾抗灾的能力明显增强。从社会效益来讲,灌区打造的“风景走廊”可以带动沿渠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推动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建设生态灌区之路艰辛而漫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双牌水库管理局有信心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灌区现代化改造的机遇,凝心聚力,奋勇前行,把生态灌区的梦想变成现实。未来5到10年,灌区将着力打造“一廊一带”。“一廊”就是100公里干渠生态风景走廊;“一带”就是1000公里支、斗、农、毛渠生态防护林带。总规划面积约2万亩,苗木花卉总量约2000万株。届时,双牌灌区将成为永州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成为湖南水利旅游的一张名片。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李国勇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