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随笔|蒋三立:让诗跟着心灵走

  相关报道:蒋三立作品入选《诗刊》第八届青春回眸诗会作品辑

  诗要随心写,不拘什么形式。心有感触、有感动、有感悟、有感情就写什么。用口语表达也好,用深奥、艰涩的语言表达也好,用有张力的语言表达也好,只要有意境、有美感、有发现——一句话:有诗意,都可以随心而为的写。

  有时心力迸发写出充满激情的诗,有时冷静洞察写出现实感、感染力强的诗,这好像都没什么规矩,也无需拘泥于什么风格、流派。墨守成规地写会写得很苦、很累。写诗是一种精神释放、精神散发,充满自由的精神色彩。诗人眼里看的、心里想的会以自己最合适的语言,诗意地表达。一个成熟的诗人,总会找到适合表达自己的诗的语言和形式,他也许兼具多种形式和风格,他可能不会为了哪种风格而刻意为之。

  诗人写诗时选择了诗歌素材,这些诗歌素材是心灵先发现了它,心灵觉得它有诗意,而它本身也选择了诗人的表达方式。写诗应跟着心灵的感受走。尽管有时感觉也是靠不住的,时间和空间不断的移动变化,实物的外壳包裹着真假难辨的内核,但写诗还得靠心灵指引。有时心灵在黑暗中探索,黑暗拓展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黑暗中寻找光亮,光芒照亮那些原本看不见的物体。但黑暗看不见黑暗,光明始终看不清光明。总的来说,黑暗远比光明宽广,光明只是宇宙中很少的部分,因而对于人和生物而言弥足珍贵。

  对于生活而言,新奇和发现是我们生活中很少的部分,而庸常和琐碎的生活我们虽然厌倦,若一旦失去它就倍感恐惧和无所适从。

  在今天的社会,人创造科技,依靠科技像鸟一样飞来飞去甚至比鸟还快地满世界寻找财富、美景、新奇热闹的地方,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抵达自己预想的目的。

  一切消失的正在加速消失,一切展现的正在飞扑而来,但心灵告诉我,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应以放弃自然宁静、内心的安宁为代价。

  诗人应该是一个时代灵魂的守望者。一个时代过去以后,他应诗意地抒写出这个时代的历史的精神生态。诗人要通过他写的诗让一些“死去的东西”活动起来,变得又有了生命。诗歌是可以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写诗并不能让我们抵达幸福。写诗只能是带着一种情感把一些温馨的东西留下来并抵达心灵,写诗只能让过去的时间发出回声,在平淡的生活中提炼出神奇的想象并提升精神的境界。虽然写诗有一种力量,有一种精神释放的快感,但更多的是脆弱和痛苦。

  受心灵指引,诗的语言应该是有所张力的,甚至是充满灵性的。康定斯基曾说:“语词是内在的鸣响……甚至可以说比钟鸣、弦颤、一块木板落地等产生的精神震颤更为超脱感情。”诗提供的意境和画面应该是美的,它蕴含着自然之美、情感之美、哲思之美、诗人的人格魅力之美;它所呈现出的境界应该是宁静的、澄明的、圣洁的。

  作者简介:蒋三立,生于1963年,湖南永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作协理事。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数十家海内外报刊发表诗歌和诗论文章700多首(篇),有诗作入选40多个年度选本,参加过第19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永恒的春天》《在风中朗诵》《蒋三立诗选》等。

来源:红网永州站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7/09/22/193889.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