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育新人”,作为五个重大的使命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新人,关键在“育”,目标在“新”,要通过道德约束自我,法律弘扬正义,舆论倡导主流,多方聚力,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道德约束自我。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传承的思想文化是民族之魂,陪伴一生的道德观念是做人之本,铸基强魂、固本定向,方能真正培养好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道德观念的培养来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强化道德的自我约束能力。 一是发挥好学校普及的道德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校普及的道德教育必须充分肯定道德的约束自我功能,“少苛责别人,多要求自己;不对别人提要求,只从自身找原因”,“让道德的包容性对人,让道德的约束性对己”,既可以让自我道德观念更为充实、更能兼容,又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戾气、增进和谐。二是发挥好家庭身教的道德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庭的道德教育让言传与身教有机融合,孝老爱亲、睦邻友好、举案齐眉、诚实守信等等道德观念的“第一教育者”就是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长者。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人生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石,家庭身教既是道德之基,更是人生道德成型的模板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是发挥好社会引领的道德教育。“社会是人生的第二学校,而且是学习时间最长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更多的是追求、模仿、定位,形成自己的主流价值观。社会引领的道德教育时间长、范围广、影响深,只有强化其约束自我的功能,对社会多一份理解,对自己严一份要求,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引领作用,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法律弘扬正义。道德的约束、教育、引领功能是“软要求”,法律惩恶扬善是“硬指标”。充分发挥法律“明警戒、扬善举、倡正义”的作用,既是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更是育新人的必要环节。一是通过法律惩处明警戒。“惩处”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惩处让大家分清是非,明白公义。惩处的条款肯定是不能够做的事宜,这是“红线”,更是“底线”,还是警戒线。二是通过法律保护扬善举。“一次错误的判决将造成社会思维和秩序的紊乱,甚至是道德的大滑坡”,最主要的是因为法律的扬善功能被扼杀,善举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恶行必定泛滥。三是通过法律威严倡正义。“法律是看得见的正义”,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说,案件不仅要判得正确、公平,并完全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让法律的威严体现公正,倡导正义。
舆论倡导主流。宣传思想工作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舆论引导,让舆论倡导主流,将中国的发展置于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纵深的历史视角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舆论倡导的主流必须是正能量的,必定是弘扬主旋律的,必将能实现监督的有序化。一是倡导正能量。舆论引导应尽可能多的围绕正能量,从平凡中挖典型、从群众中树榜样、从社会上引时尚。对负能量的过多宣传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冲击,对正能量的大力倡导是核心价值观的必修课程。二是弘扬主旋律。主旋律应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民的梦想有机结合起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主旋律必须牢牢守住,“唯收视率”、“吸引眼球”、“娱乐至上”等舆论误区必须坚决打破。三是监督有序化。舆论监督是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予以批评或褒扬,揭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活动。舆论监督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对社会生产、生活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监督的有序化形成的是主流声音,凝聚的是正能量,反之就是“绑架舆论”,造成思想混乱,甚至于可能走向犯罪的深渊。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育新人”关键在“育”,重点在多方聚力,在“用道德约束自我,让法律弘扬正义,使舆论倡导主流”的大氛围中,堪当重任的一代新人必定能铸基强魂,固本定向,在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文/永州市金洞管理区宣传部长 周中心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周中心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