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罗刚 唐凯明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以来,双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点布局、高位推动,始终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加快推进易地搬迁工作的新路径,坚持用最强有力的领导主抓易地搬迁、用最精干的队伍推进易地搬迁、用最坚强的组织保障易地搬迁,提前一年完成了6580人的搬迁任务,为整县脱贫摘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党员带头 解决“搬得出”问题
为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县委、县政府选派最优秀的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为易地扶贫搬迁献计出力、尽责尽力。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群众组织发动工作机制,组织熟悉政策、熟悉农村的机关党员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村第一书记等进村入户,同群众拉家常、讲政策、算清账,与群众共商搬迁大计。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207名党员贫困户带头搬、带头拆,以实际行动带动和感化周边群众,加快了工作进度。结合党建考核,出台了专门考核办法,层层传导压力。截至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共约谈干部5批次11人;12名业绩突出的干部被提拔重用。
支部牵头 解决“稳得住”问题
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实现党建工作与易地搬迁工作深度融合。该县采取派驻帮建、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党支部,做到脱贫攻坚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全县30户以上的4个集中安置点,建立社区服务站,设立“党群之家”,整合配套建设党群活动室、便民服务室等,并配备3名工作人员和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建立党员“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制度,为每个帮扶对象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扎实做好后续帮扶工作。
产业领头 解决“能致富”问题
为确保搬迁群众“能致富”,双牌县按照“支部引领、政府支持、企业参与”模式,对搬迁群众后续保障实施就业和产业扶持。按照“以产带迁”“以业促迁”的要求,积极推进后扶产业的谋划和后扶产业建设,县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新上了竹产业科技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100亩,其中一期投资2.9亿元,占地面积272亩,目前已完成投资1亿元,项目建成后可解决1000人就业,900余户有竹木的搬迁户可依靠竹木资源年均增收近千元。此外,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自主创业。对集中安置点一层商业铺面实行“公有制”,引进党员、“能人”创建扶贫车间。目前,麻江、五里牌、何家洞等地兴办了扶贫车间,已有159户636名搬迁群众完成自主创业或在家门口就业,并有了稳定的就业收入。
来源:红网
作者:罗刚 唐凯明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