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现场。
红网时刻永州10月19日讯(记者 成文杰 通讯员 李飞燕 顾明)根据永州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今年9月以来,永州电大在道县工贸学校举办了四期农民大学生实用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全市近2000名农民大学生学员圆满完成了现代种植、特色养殖和创业农业等实用技术的培训,顺利结业。
农民大学生实用技术培训以专题辅导和现场教学为主,《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习》《“三农”形势和农村政策法规》《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天地 大有作为》等专题辅导从树牢廉政防线、把握大局形势、提高自身素养等要求出发,《农产品微营销》《农村应用文写作》《农村电子商务》等课程立足于掌握农业生产生活实用技术,配合园林休闲观光园、稻鱼共生、青蛙养殖等现场教学,着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党员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和乡村致富带头人,推动了永州市农村基层人才培养工作。
学员们参观陈树湘纪念馆。
针对农民大学生中大部分是村支两委干部这一特点,学校邀请领导干部进学校上讲台,开展思政课教学,结合思政课教学对学生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委副主任盘晓波的《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专题讲座,运用生动的案例对《党员干部纪律处分条例》进行讲解,教育农民大学生党员干部做遵纪守法的“明白人”,做清风正气的“践行者”。学校还组织学员们参观了陈树湘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血战湘江》,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讨论,传承革命精神、筑牢理想信念。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甘德欣教授讲授的是《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乡土文化传承与应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与农业特色产业园规划》,每次下课后,学员们仍然围在一旁,一个个抢着向老师请教问题、添加微信。学校还安排了甘德欣教授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现场指导,具体讲解鱼稻共生、青蛙养殖等实用技术。甘德欣教授介绍,很多学员在结业后仍然经常向他请教问题,更有学员在碰到具体问题时,来电或者视频在线咨询解决方案。“这充分说明了我们所讲授的课程正是这些农民大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为他们今后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清晰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听起来‘解惑’、实践中‘管用’,培训针对农民大学生特点和岗位实际,让‘基地为教室、实践为课堂、专家当老师’,将课堂由教室向一线延伸的培训模式,增强了实用性。”来自新田的学员周菊说,5天的学习,让她和同学们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受益匪浅。
在校学透知识,回家传好经验,实践干出成果,带领大家致富。永州市自2015年秋季启动“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以来,至2019年秋季已招收农民大学生学员4000余名,毕业1400余名。学员覆盖了全市98%的行政村。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35个,创办企业及合作社68家。学以致用,这些学员大多成为了“土专家”“田秀才”和种养专业户,奉献社会、报效家乡,带动其他农户共同致富,并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时代、新模式、新成效,永州市以独特的“政府主导、组织保障、精准着力、有效实施”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将农民大学生培养纳入了《永州市2018年—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积极推进、重点扶持,逐年扩大培养规模,实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农民学历教育的有机融合。规划指出,到2022年,永州市将依托永州电大培养1万名农民大学生、1万名实用技术人才,助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来源:红网
作者:成文杰 李飞燕 顾明
编辑:李艳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