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砥砺奋进五十年 教育发展谱新篇 ——双牌建县50年教育事业发展侧记

红网时刻12月3日讯(双牌融媒记者 唐雯 通讯员 盘海军)1969年12月16日,国务院发文批复,撤销潇水林区管理局,以原潇水林区管理局的行政区域设立双牌县,共和国一个新的县治宣告诞生。

今年是双牌建县50年,回望来时路,双牌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扎根双牌大地办教育,在新旧更替和转化中实现了一次次跨越与蜕变。教育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全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普通高中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义务教育学校27所,公民办幼儿园55所,在校中小学生20804人,在园幼儿4319人,在职教职工1876人。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3%,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85.6%,教育发展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教育“两项督导”在全省考核评估中获评优秀,荣获湖南省教育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高分通过。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凝聚了全县人民辛勤耕耘的心血与汗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立下的不朽丰碑。

办学条件:从“简陋差”走向“标准化”

1_??.jpg

1997年的蔡里口小学。

2_??.jpg

2019年的蔡里口小学。

走进双牌县蔡里口小学,映入眼帘的是洁净的校园,艳丽的花坛,塑胶运动场,高大的教学楼、宿舍楼和宽敞明亮的食堂。袖珍式的校园里,融多媒体设施和硬件建筑为一体,崭新的乡村学校面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蔡里口小学地处湘桂两省交界处,是双牌县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以前这里办学条件简陋,泥土操场左右有两幢青砖瓦房,共有十间教室。中间凹进的地方,有一栋木头结构、地板开裂的食堂。教师住的都是一层的平房房间,几个教师挤住在一起,地面潮湿。”在蔡里口小学工作了35年的李松福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巨变。

与蔡里口小学一样,双牌建县50年以来,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县初期,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有的还是由年久失修、潮湿阴暗的祠堂、庙宇或民房改建而成。但就是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经过全县人民不懈努力,解决了人民群众“没学上”的问题。1997年10月通过了湖南省“两基”验收,农村学校完成了第一次提质。特别是2013年实施农村合格学校项目建设以来,一所所校舍整齐、环境优美的学校拔地而起,彻底告别了“老、旧、破、暗、危”的状况,成为了双牌当地最为漂亮的房子。至2017年底,全县所有农村学校全部达到合格学校标准。

与此同时,从2017年起,城区学位建设加速推进。城区现有7所学校实施改扩建,改善了硬件设施设备,修建塑胶跑道,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对老教学楼、办公楼也进行了维修改造,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观,办学条件得到了全方位提升。正在新建的河东紫金学校也在加速推进,以满足今后5年的学位需求。

双牌一小是双牌县城区的一所历史最悠久的小学。现在走进这所“老校”,立马被其精致的校园所吸引。标准班额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在上课听讲;五彩的校园文化墙上,孩子们的书画作品展示其间;宽阔的操场上,孩子们快乐地游戏玩耍;小花园里,三三两两的孩子拿着书坐在小石凳上享受阅读时光;新建的实验室、阅览室、美术室、心理室、电脑室一应俱全。

“以前我们每天都要去开水房打热水洗澡,有时候去晚了打不到水,冬天只能用冷水随意抹一把脸,现在可方便了,热水通到寝室,学校越来越有家的感觉。”双牌二中高三学生唐俊凯一脸幸福地打开水龙头直接用热水洗脸。学校配置了太阳能设备,热水直接接入寝室。

截至2019年秋季学期,全县小学、初中、普高、职高生均占地面积分别达50.04、42.25、36.58、43.47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31.37、23.17、22.43、25.21平方米。纸质图书册数、教学仪器设备价值分别是1997年的3.75倍、4.38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牌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在全省率先实施领先一代的智慧教育工程,自2014年起,先后被评为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全省“三通工程”合格县、“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县”、“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示范县。2018年,被湖南省教育厅推荐代表湖南参加全国县域教育信息化展示交流活动,信息化教学硕果累累。

3_??.jpg

泷泊一小教师运用电子白板教学。

现在,全县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6.4%,投影仪、计算机、电子白板、速印机,全部配置到位。借助一条条光缆、一套套终端设备,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穿山越岭,直达全县各校园。

“以前我们准备考试,出试卷要靠老师把字一个一个刻到钢板上去。一份试卷我们要刻两个晚上,一旦刻错字还得重新来。”从教30多年的双牌一中教师唐述文说,“现在再也不用刻钢板了,考试出题拷贝到文印室电脑,现代化的打印机在几分钟内就能将一个班级需要的试卷打印出来,和原来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到现在手指轻轻一点,就能联通网络世界,全县学校步入了崭新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

教育权益:从“没学上”走向“全普及”

“扫盲识字班,现在上课了,男的和女的,早早就来到,学文化、学写字,扫盲识字就是好……”这是70年代流传在双牌乡下农村扫盲识字歌。

1946年出生的郑鼎荣是全村300多口人中有幸读完了初中的一个,当时像他这样“有学上”的并不多。初中毕业后,他成为了五星岭朝阳村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他回忆说,“那时候我们白天在村小学上课,晚上就组织群众上夜校,开展扫盲识字。”

4_??.jpg

70年代村级小学的孩子们在做广播体操。

建县之初,全县基础教育十分薄弱,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只有43%,初中入学率不到28%,接受高中教育的仅为12%。农村的文盲率高达80%以上,扫除文盲成为当时十分迫切的任务。

就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双牌县委、县政府迎难而上,作出了几个重要决定:1972年创办双牌二中,1983年通过与中南林学院开展“县院合作” 创办双牌林业职业中专(现为双牌职业技术学校),1988年将双牌一中从尚仁里整体搬迁至县城,与城关镇中学合并,扩大办学规模,打造崭新校园。1990年创办双牌二小(现为明德小学),1994年创办双牌三小。与此同时,大力加强乡镇农村学校建设,基本解决了适龄儿童“没学上”的问题。1997年顺利通过了湖南省“两基”验收,取得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成就。

5_??.jpg

1972年创办的双牌二中,现在已成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0年,县里对乡镇农村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撤并了一些办学水平不高、生源极少的农村教学点,学校规划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巩固和提高“普九”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着力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步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2013年全县第一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在茶林镇创办。到目前,已经建成了17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了12个乡镇、5个片区(尚仁里、平福头、永江、蔡里口、林江)全覆盖。全县公民办幼儿园总数达到55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到71.4%,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幼儿所占比例从2013年的42.7%提高到2019年的75.6%。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从2013年的65.1%提高到目前的85.6%,基本实现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

6_??.jpg

全县第一所农村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茶林镇中心幼儿园。

义务教育步入均衡发展。县教育部门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农村学校形成了乡镇集中办学格局,全县27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建成合格学校,城区学位建设和消除大班额工作强势推进。2019年秋季开学,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小学一、二、三年级,初中七、八年级全部实现标准班额开班,56人以上大班额全面消除。全县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达100%和98.8%,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2018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齐头并进。县二中全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化发展,在全县人民群众中长期保持崇高的办学声望。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了从简陋破旧、设施短缺到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蜕变,培育了汽车维修、3D打印、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现代农艺等适销对路的特色专业,在校学生从2013年的320余名增加到2019年的1312名,毕业学生就业率保持在100%。

此外,民办教育也从无到有。自1992年第一所民办“蓓蕾幼儿园”开办,到2014年民办湘一阳明学校建成,至此,双牌已有民办幼儿园38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1所,构建起了公民办学校并举的办学体系,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50年来,双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子女的求学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科学素质,为双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师资队伍:从“混合型”走向“专业型”

“1974年我初中毕业被大队任命为民办教师,我教的是复式班,二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才二十几个人。七十年代,受过正规教育的公办教师是很少的,只能用民办教师来补充。特别是我们村级小学很难招到老师教书,如果没有老师上课,村子里的孩子就有可能辍学。”今年65岁的退休教师唐显勇回忆起他在泷泊镇江西村小学当民办教师时的情景。

7_??.jpg

七十年代的村级小学,民办教师在上课。

双牌建县初期,正规师资十分缺乏,学校教师由“公办+民办+代课”混合组成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双牌有中小学教职工800余人,其中民办和代课教师约占了一半。这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他们是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全县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高素质的教师是兴教根本。

改革开放以来,双牌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982 年,不合格的教师被清退;1983 年至1984 年,经考核,“以工代干”人员和部分民办教师转正;1985年起开启学历补偿教育,到1998 年,全县共400余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获得中师、大专和本科学历;1999 年,双牌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得到切实保障;2000年,考核合格并取得了相应学历的民办和代课教师全部转正为公办教师。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双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从培养、培训、管理、激励、保障等方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县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更加明显。

8_??.jpg

泷泊镇三小英语专递课堂,正在与网络联校分校的学生分享。

2006年,双牌启动实施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2009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10年,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深入开展中小学“国培计划”。2013年以后,又进一步加大了培养规模和力度,多类型、全方位、全覆盖培养优秀乡村教师,着力从根子上解决农村教育师资“薄弱”的问题。与此同时,积极创办湖南省“国培计划”基地校,2015年,双牌一中被省教育厅授予初中教师“国培计划”基地校;2016年,双牌三小被省教育厅授予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基地校。“国培计划”基地校创立,让全县教师有更多机会在家门口就享受优质培训。到2018年底,全县所有教师至少参加了一轮培训。专任教师中,超过90%的教师借助“网络学习空间”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教研模式。

2015年,双牌实施“农村基层教卫人才津贴”,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偏远程度,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700元、500元、300元人才津贴;同时,把乡村教师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根据任教年限的不同每人每月发放200元至500元不等的乡镇补贴。

2016年,建立了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完善了中小学教师职称三级评审体系,设立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

2019年,省里出台了《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创新基层人才评价、提高基层人才待遇等七条措施,并出台《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一系列硬招、实招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截至目前,双牌各级各类学校在职教职工总数为1876人,与1969年相比增加约1076人,增长了2.35倍。与此同时,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由1980 年的48.75%、32.4%、36.2%提高到2018 年的99.99%、99.8%、97.68%。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为双牌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50年来,先后涌现出唐官前等2名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盘金银等2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卢永良等2名全国优秀班主任、蒋美荣等7名全国优秀教师、林大立等17名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蒋笃家等2名湖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先进个人、李松福等28名永州市优秀校长、杨峦凤等256名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一大批县级先进教师典型,创造了“教师‘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经验”“推进县域教育信息化工程”等一批先进经验在全国交流。今年9月,蔡里口小学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教育体制:从“人民办”走向“政府办”

“双牌建县之初,百业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力发展,发展教育事业也被提上了重要日程。但当时制约教育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缺钱,怎么办?只能靠人民,靠‘众人拾柴火焰高’。于是,各种形式的集资办学应运而生,且成了一种普遍推广的经验。”经历了那段历史的退休干部熊吉庆介绍说。

时光回溯到几十年前,“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当时这句刷在学校围墙上的“流行语”,讲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尤其是农村广大群众焕发出饱满的办学热情,节衣缩食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上世纪70 年代、80 年代、90 年代,兴起了一个又一个群众办学的热潮。

泷泊镇江西村小学退休教师唐显勇回忆说:“那时候村里把位置最好的地块用来办学校,群众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义务投入建学校。我们民办教师的待遇是县里每月发工资5元,其余是村里按照主要劳动力计工分,由农民负担。”

根据当时情况,考虑群众可承受力,双牌采取的是:“县校县办、乡校乡办、村校村办” 的方针,所耗的资金,有近一半由群众集资提供。

经过集资办学,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历史性变化和根本性改善。1997年,双牌顺利通过省“两基”验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

历史不会忘记,全县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为实现从普及小学教育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为加快双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人民教育人民办”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际上,历届双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无比通俗地说出了教育在各级党委、政府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9_??.jpg

全县教育大会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现场。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逐渐富裕了,国库也大为充实。逐渐地,教育发展资金主要由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

2005年,双牌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用再缴纳学杂费,农民也不再集资建校;2007年开始,实施包括城区在内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用再缴纳学杂费,也不再缴纳书本费,同时对贫困寄宿生实行生活费补助,统称“两免一补”。双牌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性跨越。

与此同时,自2012年起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中职学生全面实施免学费,2017年起对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学费和免教辅资料费。

10_??.jpg

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两条腿走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办学,转变为“政府投入为主,各级财政分担”办学,全面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和财政投入为主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全面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生均拨款标准和拨款体系,全面建立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有力保障了教育事业全面快速的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党的十八大以后,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双牌县委、县政府将教育优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县委书记苏小康,县委副书记、县长肖质彬对教育事业发展饱含感情,带头履行党政兴教主体责任,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扶贫工程、最大的发展工程,认真谋划,全力推进。有利于教育的事,有条件的必须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0年弹指一挥,50年翻天覆地。今天,双牌的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跨越了全面普及和基本均衡两大关口,正在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迈进。

来源:红网

作者:唐雯 盘海军

编辑:李艳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19/12/03/627396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