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周元纯,男,现年72岁,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70年入党,曾担任原冷水滩市(县级)财委主任,2007年8月退休。2015年1月,周元纯回到自己的家乡敏村,投身乡村振兴,担任党建指导员至今。2016年被评为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被评为永州市十大诚信人物、“最美老干部”。
周元纯与敏村故事从这里说起……
敏村位于衡邵干旱走廊,地处偏远,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软涣村、失控村,公益事业荒废,邻里矛盾重重,党群关系紧张。
周元纯生于斯长于斯,年纪越大,对家乡的思念、关爱越浓。退休后,周元纯一心扑在反哺家乡的建设上,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民一行,无不凝聚着他造福桑梓的一腔热血。68岁生日那天,他当着亲友的面庄重地许下诺言:我要回家乡,我要改变家乡。由此开启了一段老骥奋蹄、初心奔腾的夕阳岁月,敏村的蜕变徐徐展开。
高山流水化身乡村旅游的主角
如何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村民如何脱贫解困?如何走好第一步?这是周元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周元纯充分发挥党建服务的作用,从群众最关心的村账问题入手,把历年老账一一算清,把争取到的资金使用途径一一公示,指导和监督村支两委认真落实“135治理模式”,特别是“四议两公开”制度。他还从村民自治的角度,草拟和推动落实“十坚持十不准”的村规民约,首先从内生动力团结起来。
在敏村采访时,周元纯指着路过的一处小山岭对记者说:“我们村环境好,高山流水,最适合做乡村旅游。”周元纯抢抓乡村旅游的大好时机,身先士卒,搞勘探、做规划、跑资金,以村内险峻的高山和环绕的流水为依托,因地制宜地规划,大搞乡村旅游路子。将普通的田园山水打造成“十里桃花江”“浪漫情人谷”“绝壁天梯”等极具特色的景点,敏村一跃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世代务农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目前,该村已成功创建国家级3A景区,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上,寻常山水已实现华丽转身。
具有斗争精神与斗争本领的老战士
万事开头难,一以贯之更难。
周元纯敢于向落后宣战、向守成宣战、向陈规陋习宣战。他建议主题党日要聚焦环境治理,以七旬高龄亲自带头,跳进河里清淤,挥起锄头种树。
项目实施遇到阻工,他率领“五老”直面矛盾,无私无畏地辩论,苦口婆心地劝解,直至矛盾化解。
“最值得称道的是,周老在村内发展乡村旅游,在高山上修天梯建驿站,很多敏村本土人认为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认为即使修好了天梯,以敏村之偏远闭塞,客从何来?”可贵的是,周元纯力排众议,自己捐款4万元,又以全部身家担保,说服老板垫资100万元……难以置信的是,工程还没有完工,游客们已纷至沓来。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火种
发展敏村,群众是主力军,而领军的是周元纯。
为了制订和验证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他四处考察论证,四处拜访有关专家,把乡村旅游的“火”越烧越旺。为了争取群众支持,回乡之初,他就牵头召开了敏村籍退休和在职干部会议;带头将自己家的祖田祖山流转给能人;发动亲属带头拆空心房。在他的带动下,群众由观望到信服到全心全意参与。村里修建自来水工程,缺口资金5万元,群众一次性集资9.9万元。
几年来,周元纯利用自己良好的人脉和不知疲倦的双腿,共争取到建设资金700多万元。
敏村新修改造公路1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60盏,群众出行方便了。
整修水库1座、山塘2口,新修拦水坝4座,农业生产高效了。
大力开展村庄整洁行动,清理空心房、废弃房300座,全力开展河道清污治理,生态环境变美了。
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返乡生产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能人大户越来越多,特色农家乐和竹工艺品等传统手工业发展风生水起,200余名贫困人口因此脱贫致富。
“五老”“新乡贤”文化蔚然成风
周元初在回乡担任党建指导员之初,他一一拜访儿时的玩伴,将其中能说得上话,有热情讲奉献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建立“五老”调解室,学习大政方针、阔谈敏村发展,要求老伙伴们发挥余热、以身作则,要求他们秉公执言、仗义说法。在周元纯的发动和感召下,村里“五老”队伍已发展到20人。
他们平常走村串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主持调解家庭、邻里矛盾,协助处理用地、用工问题,开展文明创建等。“五老”在群众中的威望更高、信服力更强,很好地做到了矛盾出不村、工作“村为主”。
在周元纯的推介和鼓舞下,吸引在外创业的“新乡贤”30余名,落实特色项目15个,投入资金800万元。“新乡贤”引领和主导乡村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催生种养合作社5家,入社农户300户。致富有了带头人,生活有了带头人,敏村人见贤思齐,以行动实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今,很多人在走进敏村、甚至提到敏村的时候,都会说起周元纯,说几乎是凭他一己之力,让敏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而周元纯却从不居功,他把原因归结为党的政策和党建引领。
老骥恋桑梓,初心照山林。周元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作为一名老党员爱国爱家爱人民的初心,展示了他作为一名新时代新思想践行者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谱写了农村大有作为、未来大有希望的壮丽诗篇。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李丽
编辑: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