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远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实施“三个三”工程,从体制改革、技术创新、平台支撑、人才推动、企业主体等方面发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省大数据产业园、全省绿色园区、智慧园区,实施创新引领工作被省政府列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区通报表彰。
一、建立“三项机制”,构筑研发保障体系。一是建立研发投入稳定机制。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促进经济增效财政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宁远的实施意见》《宁远县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三年行动计划》《宁远县科技服务产业若干措施》,每年县财政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不低于500万元,并逐年增长。预计2019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达3亿元,投入强度高于省定标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1%;财政科技投入达到7200万元;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1.4%。二是建立研发平台建设机制。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或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共建研发平台。支持企业或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创建研发及创新平台,对新批准组建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由县财政按国家200万元、省级60万元给予奖励。福嘉综环科技认定省企业技术中心,康德佳林业科技、宇拓新能源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宇拓新能源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三是建立研发投入奖补机制。建立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财政扶持资金优先支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大的企业。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3%-5%作为研发准备金,县财政按企业上一年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际研发投入非财政性资金的5%予以奖补。对企业填报并被国家统计局核定有效的R&D年报经费按核定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县财政对R&D年报核定金额排名前10名的企业进行奖励。
二、培育“三大主体”,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采取政策引导、业务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全力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和认定,对高新技术企业由县财政给予每家20万元奖励。今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2家,总数达到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2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21%;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4.1%、134.1%。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全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与深圳无界投资控股集团合作,共七批累计签约33家高新企业,2018年荣获全省“五个100”十大优秀项目。预计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28亿元,占GDP比重20%。三是打造高新产业集群。新入园裕宁电子、永杰诚新能源、鑫和美新能源等7家企业,新增年产值11亿元,实现外贸出口5000万美元以上。裕宁电子拥有4家配套公司的全产业链项目,永杰诚新能源、宇拓新能源、聚力新能源和鑫和美新能源互为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光电智能终端、食品生物医药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业体系实现全新升级换代。
三、搭建“三个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是用好科技项目载体。组织申报2019年度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3个,“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类”人选项目1个,省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1个,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个,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科普项目1个,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个。二是用活服务平台载体。组织康德佳林业科技、宇拓新能源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全省首个县级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推进院企合作、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亿达自动化和中南大学等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三是用足双创大赛载体。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裕宁电子获得“制造强省”重点项目支持,瑞果生物科技获“中国创翼”双创大赛全国优秀项目奖,九疑山兔业获得省科博会科技创新金奖、省科技进步奖。硕宁电子获得第六届省创新创业大赛(永州分赛区)暨永州市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作者唐何 系宁远县委副书记、县长)
来源:红网
作者:唐何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