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12月27日讯(通讯员 宁新综)在宁远县五龙山乡易地扶贫搬迁点,瑶族大妈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一边看着孩子在门口坪子上嬉戏玩耍,一边忙活着手中的瑶绣,晒晒太阳,话话家常,聊聊茶坪源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前这一切皆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宁远县交通运输局扶贫工作队整整1800天的努力下,昔日姑娘们望而却步的深度贫困村如今蝶变为远近闻名的美丽幸福新瑶寨。而五年前的茶坪源村还是中国八九十年代的生活景象。
2015年秋天,宁远县交通运输局成为五龙山乡茶坪源村帮扶责任单位,扶贫工作队第一次驾车两小时步行一个半小时翻越层层大山辗转来到距离县城78公里处的五龙山乡坪源村,被眼前贫穷、落后的深山瑶寨惊叹到:“通讯设备到了这里完全没有信号。全村690人,贫困人口300人之多,12个村小组8个村小组不通公路,初来乍到翻过几座山,越过几道河,穿过丛丛荆棘群,难以置信砍柴的山路延伸处竟坐落着小木屋。瑶族同胞们就住在这一年四季漏风又漏雨的小木屋里,过着刀耕火种、肩挑手扛、煤油灯照明的旧时代生活。外来媳妇因为受不了这里的贫穷,大多生下孩子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面对贫困发生率超过50%,交通条件落后为首要致贫原因的茶坪源村,宁远县交通运输局扶贫工作队一句:“我们一定要帮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开启了交通运输局大刀阔斧的扶贫之路。
基础设施补短板 脱贫攻坚根基牢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扶贫工作队驻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投入950万元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茶坪源村修通了9公里通村、组公路,修建了5座桥梁,并在有需要的道路两旁设立好安保设施。其次就是争资跑项,五年来先后争取扶贫资金上千万元,易地扶贫搬迁53户,新建村级活动中心1000㎡,活动广场800㎡,新设垃圾处理点60个,改厕改厨50户,修建河堤挡墙1550米,建设公安天网系统敷埋电缆5000米,摄像头6个,新建了通讯塔,村活动中心还配备了卫生室、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完善的同时,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补齐生产生活设施短板的同时也解决了安全隐患。
看着如今的茶坪源,楼房耸立山头,蜿蜒崎岖的水泥路飘乡进村入户,崭新的路灯由村头直通村尾,再聊起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60岁的盘有妹阿姨眼眼圈红了:“我们村只有山林,没有田地,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卖点山货与竹木,因为交通闭塞,靠背着树步行几十公里到乡里的木材站换钱买米以及生活用品勉强维持生计;孩子们上学要翻过几座山趟过几道河,晴通雨阻,雨季河道涨水冲走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为农忙不能接送孩子,稍微下点雨我就担心孩子被河水冲走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辍学;孩子他爸突发疾病那会才50岁,就因为村里不通公路,没有电话,没有卫生室,更没有可以搭把手的年轻人,他就死在我面前,如果能及时送医院是能救回来的;山洪暴发,我们家的小木屋被冲垮了,想家但回不去。如今是路通百业兴,山货终于可以变成钱了,孩子终于可以飞出山窝窝,村里的光棍也娶上了媳妇,外来媳妇也不跑了,我们还住上了政府建的小楼房,孙女出门拐弯就到学校,村里有了卫生室,乡村医生定时上门为我们做健康体检,这样的生活曾经是我不敢想的,是交通局为茶坪源村筑牢脱贫攻坚根基,圆深山贫穷瑶胞的幸福梦,用时髦话讲现在的茶坪源村民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都有了!”
产业扶贫路子广 稳定脱贫有底气
增收脱贫,产业扶贫是根本。为破解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难题,工作队在完善茶坪源村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在为提高村民收入找路子,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尝试带领村民发展蘑菇种植,首先带领村两委班子到县里的蘑菇种植户考察蘑菇栽培,又邀请专家进村入户为村民开展蘑菇种植技术的培训讲解,出资3万元为村里建大棚,买菌种,找销路,并和村里签订了一份稳赚不赔的协议,村民只负责种植管理。此次为村里培训出五个蘑菇种植户,第一批蘑菇出产就为村里带去8千元集体收入,让贫困户尝到了甜头!”
扶贫工作队在调查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里不少贫困户有发展家禽养殖致富的愿望。工作队迅速行动,筹资购买鹅苗与鸭苗,为贫困户送去“扶贫鹅”“致富鸭”。还请来专业养鹅户为他们讲解养鹅技术,教他们如何养鹅,如何养好鹅,并为他们找好销路,拓宽他们的脱贫门路。2017年至2018年连续两年,共筹资4.8万元,为120余户村民每家每户送去鸭苗以及鹅苗各15只,经过过悉心照料,100天后出笼,仅这一项可使贫困户以及村民每年每户能增收超1200元,为瑶寨铺就攻坚脱贫的快车道。
为让贫困户实现早脱贫、真脱贫、不返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扶贫工作队根据茶坪源村山高林密、气候湿润的特点,依托党支部引领—工作队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大力发展竹笋等山林经济及土猪、竹鼠养殖等,走“党建+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产业覆盖贫困户达90%。目前,10多户贫困户参与竹鼠养殖,一半以上的村民加工销售竹笋、竹制品,其中贫困户就有40多户,每户每月收入一千到几千元不等。目前,茶坪源的人均年收入由原来不足1200元到如今的超5000元,足以说明产业有效带动增收,脱贫奔小康有底气。
助学解困暖民心 贴心帮扶见实效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宁远县交通运输局扶贫工作队利用2个月的时间对茶坪源村进行摸底,要么白天到田间山头跟村民了解情况,要么晚上进村入户逐一与村民促膝长谈,精准掌握村民的实际情况,了解到茶坪源村的教育现状着实让人着急,村里竟有4个适龄儿童因为贫穷没有进过学校,9个本应该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因为安贫守旧的观念早早辍学,孩子们能上个高中或者中专就算是高学历人才,高层次人才的缺乏才是制约茶坪源村发展的瓶颈,唯有教育扶贫才能最大限度持续消除贫困,于是扶贫工作队制定了教育扶贫计划,不让任何一个贫困孩子在求学路上掉队。
袁志勇作为扶贫工作队成员,2015年就开始一对一帮扶贫困儿童邓芳。袁智勇说:“对于这些贫困孩子来说,要是有人帮扶一把他们就有希望改变命运,就因为她家是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帮,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可以发动社会的力量,带动更多爱心人士来茶坪源开展一对一助学帮扶活动,让更多的贫困儿童圆上学梦。”
于是有了2016年夏天宁远县交通运输局扶贫工作队牵手吻途国际旅行社对茶坪源留守贫困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爱心圆梦活动。活动一行为五龙山乡100多名贫困儿童送去爱心物资,捐献爱心善款9800元,成功对接乐梦月等7位爱心人士与茶坪源村贫困儿童“一对一”帮扶。并为村里8位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品以及善款。乐梦月告诉大家,她是宁远县走出去的一位企业家,缘于善念,汇聚爱心,实实在在帮助家乡的贫困孩子圆上学梦,使他们能够刻苦学习,树立信心,燃起生活动力一直是她多年来的一个梦想,如今终于实现了。
灾难面前党员在前,困难面前扶贫工作队同进退。2017年7月上旬,宁远县经历了百年难遇的洪灾,而茶坪源村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洪水冲走了村民的粮食、家禽、冲毁了他们的家园和道路,村民暂时陷入了缺被少粮的境地。交通运输局组织党员带领群众进行灾后自救的同时,牵线搭桥开心俱乐部组成20名志愿者团队,肩扛手提价值6000余元的食品物资以及善款,顶着烈日,一路搀扶,你背累了换他来,徒步2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一个个汗流浃背,活生生晒脱一层皮,当70多户灾民接过志愿者送来的物资以及善款露出微笑,志愿者长途跋涉的劳累以及晒脱皮疼的火辣滋味瞬间被吹散。
尽最大努力为贫困户排忧解困,是扶贫工作队一贯秉承的工作作风。70多岁的蒋新贵老人说:“我常年患有高血压,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女儿患癌症,扶贫工作队了解到我家的情况,特意为我女儿在县城申请了一套移民房,让她安心在县城做治疗,并嘱咐孩子们不要担心我们老两口,扶贫工作队会照顾好我们。今年夏天我突发高血压情况紧急,书记冯国军第一时间赶来护送我到县城治疗,跑上跑下,连油费,挂号费都是他付的,守着我直到我病情稳定,再平安把我护送回家,我儿子都做不到的事,扶贫工作队却做到了!”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用行动践行诺言,用爱守护老人与孩子。为让贫困户感受更多温暖与关爱,扶贫工作队每年都会在村里开展圆梦行动,帮扶责任人征求贫困户的意见,并做好记录,特别是圆贫困孩子和老人的梦。孩子是缺课本还是书包,想要笔还是要名著,老人想要风扇还是要食用油?只要是大家的合理愿望帮扶责任人都会一一满足。
用成绩彰显使命,曾经因为贫穷不能上学的邓润琴等孩子如今都在五龙山完小就读,曾经被一对一帮扶的女孩邓翠萍如今已完成学业并顺利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曾经需要跋山涉水走几里山路上学的邓佳佳如今从家门口拐弯就到了学校,曾经因为观念守旧而辍学的蒋湘婷如今也已经重返校园,曾经因为房子被山洪冲垮有家回不去的盘阿姨如今已经住上了政府的移民房……一桩桩、一件件,一个改变接连着一个方便,一个愿望接连着一个惊喜,一份爱心温暖着深山瑶胞干涸的心田,也滋润着扶贫工作队精彩无悔的人生。
来源:红网
作者:宁新综
编辑:李艳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