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30日讯(双牌融媒记者 陈海欧)当前正是采笋旺季,在双牌县,不少村民将新鲜采摘的春笋送到五星岭乡竹笋加工厂,赚取收益。
在五星岭乡双河村竹笋加工厂内,十多位村民们正忙着分拣、去皮、蒸煮、烘焙,一派忙碌的热闹景象。
“厂内每天加工干笋、玉兰片大概是一千多斤,可消化新鲜笋一万六千多斤。”加工厂负责人邓世奉告诉记者。
竹笋加工厂不仅收购村民家的鲜笋,还雇佣村里的闲余劳动力来帮忙。不仅帮助村民解决了竹笋销路问题,还带动了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增收。
“以前我们山里的笋子没人收购。自从家门口办了加工厂,我们既可以挖竹笋卖到厂内,还能兼职打工,有两份收入。”村民蒋刚云很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竹笋加工厂做工,每天按时计算,月收入有三千多元,一年可以做上3到4个月。能照顾家庭,还能兼顾农活。”
双牌县竹林面积约27万亩。过去,竹笋大多是村民自家食用,并没有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去年,五星岭乡双河村率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竹笋加工厂,有效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帮助一大批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增收。
“老百姓每天基本上可以挖到400到500斤竹笋,纯收入约为400元以上。”村支书罗良华说。
说起办厂初衷,邓世奉表示,办竹笋加工厂,解决全县的竹笋销售问题的同时,还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有事做,值!
近年来,双牌县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做深做好“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文章,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竹林面积、绿色经济与年俱增,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成了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海欧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