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1月23日讯(通讯员 盘海军 蒋业勋)近年来,双牌县扎实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力补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短板,打造平安校园,护航学生健康成长。近五年内,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
强化组织领导,下好育心“一盘棋”
组建专班高位推动。成立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任顾问、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教育等12个部门为成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出台方案明责促动。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双牌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教育、卫生、宣传、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以及乡镇、社区的工作职责。县教育局成立专门机构,各部门、乡镇明确专人,各中小学校建立相应班子,各相关部门、乡镇和社区同心协力、同向发力、同频合力,共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强化考核问责驱动。将部门履职纳入教育强县工作年度考核评估,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对乡镇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评价体系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压实工作责任,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形成部门抓线、属地乡镇抓面、学校抓点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新机制。
突出学生主体,打好育心“组合拳”
突出课堂教育情暖童心。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统筹利用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的课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实两个100%(开课率100%、覆盖率100%)和“六有”(有教师、有课表、有教案、有教材、有批改、有听课)管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接受正确理念,树立健康心理。
突出实践育人滋润童心。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导向,让中小学生在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和实践中,培育健康心理。近年来,先后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看电影、各类竞赛、夏令营、生涯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专家团队宣讲以及青春期、应考技巧、禁毒教育、心理团辅等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生知识、技能、体质、情感、态度、习惯、人格等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三年,20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了上述活动。同时,各学校借助“525”“125”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月活动,利用班会、团队会、校园文体活动等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突出心理干预呵护童心。对全县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摸底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在各中小学校全面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预警体系,加强新生群体心理适应帮扶和学生春季、毕业季、考试季等特殊节点的危机排查,实施“一人一案”危机干预制度,如县二中对心理健康量化评分倾向性较高的3名学生进行一对一跟踪管理。积极开展“千师进家庭·家校育新人”主题活动,由老师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处置好中小学生心理的苗头性问题,近3年参与老师1100余人次,处理各种问题2600余人次。
坚持专兼结合,建好育心“工作队”
大力推进队伍建设。公开招录、转岗培训心理健康兼职教师60名,按照相关要求,为县城学校配备了数量足够的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学校则通过外聘、支教、走教等形式,确保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将心理学相关专业人才纳入全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给予硕士及以上人才5年内每人5000元/月的人才补贴、8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的政策优惠。
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为教育局教研室配备了专门心理教研员,抽调20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组建教研团队。以县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名师工作室为抓手,组织60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分批次对21所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送教下乡”和团体辅导进校园行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以赛促学,提升业务水平。
大力推动队伍提升。利用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平台,对心理健康教师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近三年,安排120万元培训经费,开展心理健康教师专题培训3期,开展省市县线上心理健康教师专题培训300人次,邀请省、市专家讲师团、名师,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和政教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5场,覆盖班主任、辅导员、政教干部、宿管员等参训对象600人次。组织城区中小学校校长前往衡南县考察学习,大力推广衡南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全三联三融合”“六步”“五化”“三推进”典型经验。
注重常态长效,打好育心“持久战”
全力保障。全面落实每年每生均10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为规模大的学校建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训室,在全县中心小学校设立了简易心理辅导室。此外,投入3200万元,按标准为每所学校配备了专职保安,建设了尚仁里中心小学、五里牌中学2所“暖阳”学校,建成县一中、茶林学校、江村中心小学、蔡里口小学等12所乡村少年宫。在114个行政村3个社区实现留守儿童之家全覆盖,12个乡镇(管理局)配备儿童督导员13名、儿童主任117名,广泛发动乡村教师、农村“五老”、留守妇女、社工组织、志愿者担任留守孩子的“代理家长”,积极推行“1+1+1”(村儿童主任+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模式。
全员育人。加强学校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等平台建设,推进家校共育共管,组织家庭每周线上免费学习1节家庭教育课程。结合疫情防控和暑期防溺水等工作,组织1000余名中小学校教师、驻村干部入户家访,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加强对家庭发生变故或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3200余名留守儿童和初高中毕业年级学习压力大的学生的关心关爱,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化解心灵上的阴郁。
全面减负。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双减”和“五项管理”精神,出台《双牌县中小学生“双减”工作实施方案》,从减轻作业负担、开展课后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作息管理、规范校外培训、改革师生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大教育减负综合治理力度,严格作业管理,分类控制作业总量,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让教育回归本位,切实减轻学生学业压力。
心有阳光笑绽放。心理健康教育事关孩子成长,牵动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下一步,双牌县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自觉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底线,大力发扬“三盯”精神和“三干”作风,凝心聚力、锲而不舍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战,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推动双牌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盘海军 蒋业勋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