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丨李天明:锚定全面擦亮“五张名片”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道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自觉服务“三区两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五个优势”,大力弘扬“五种精神”,深入实施“1251”行动计划,奋力推进十大发展大事、十大安全稳定要事、十大民生实事、十大改革急事,全面擦亮“五张名片”,团结奋斗拼发展,风雨无阻干在前,坚定不移抓落实,努力闯出发展新天地,创出发展新境界,干出发展新气象,推动建设现代化新道县开好局、起好步。

1.坚定不移扩大有效需求。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一是大力促消费。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认真落实“国16条”,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等政策工具和道县“房十条”,推动房地产市场回暖升温,全年新增销售面积45万平方米以上。统筹城市片区开发和城市文明创建,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高品质的特色商圈、时尚地标、购物中心,支持湘粤桂综合物流园、步步高打造城市综合体,引进建设四星级酒店1家、落地知名商贸物流餐饮等企业4家以上。持续做好“数商兴农”专项行动和家电、汽车、便利店“三下乡”消费活动,不断提升城乡双向流通效率。二是大力扩投资。大力开展一地一谋、双学双比、三招三引,精准精细谋划、包装、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功能平台项目,大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含债券)60亿元以上,竞争性项目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优化提升“五个一”工作机制,强化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现场点评。年内,全县铺排重点项目120个、年度计划投资176亿元,实施市重点项目33个、年度计划投资102.19亿元。全力整合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竞相涌入道县,着重加快片区开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高开高走。三是大力强物流。加快构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湘粤桂结合部、长株潭等地区的快进快出通道,建设道县与周边县区的快速通道。大力实施农村地区交通通达工程建设,积极创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依托中农批5万吨智慧冷链云仓,加快实施产地保鲜设施建设工程,加强产地预冷、仓储保鲜、移动冷库等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产后集散和商品化处理效率。加快物流仓储、货物分拣等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湘粤桂综合物流园功能;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健全物流基础设施,推进5G基站覆盖城乡,完善充电桩、停车位等基础配套,解决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2.坚定不移打造产业强县。全力拼经济,加码制造业,大力推进“一千五百”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持续做实制造强县。深化“五好”园区建设,着力拓展提升园区规划,高标准完成135工程升级版、数字小镇标准厂房建设扫尾。加快构建千亿矿业和百亿新能源新材料、百亿电子信息、百亿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大锂矿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强化与战略投资者合作,实施全产业链建设,着力提升矿产资源开发的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供应链。力促紫金锂业完成投资35亿元,年底建好500万吨矿石采选生产线并顺利投产达效,全面推进年开采1000万吨-1500万吨的采选生产线项目前期工作;协助皓扬锂业完成投资60亿元,年底完成3万吨/碳酸锂生产线建设并投产;加强钨矿开发合作,实现5000万元以上国资收益;完成矿业权出让总价款2亿元以上;推进中国(道县)湘源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力争引进1个国内民营500强碳酸锂综合利用生产企业、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其相关配套产业项目5个以上,着力培育发展千亿产业。着力推进风电、光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项目落地见效。年内,完成投资50.75亿元,实现产值60.41亿元。主动与上下游企业项目对接,不断提高产业聚集度,打造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两个百亿产业集群。新引进企业12家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力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达45家以上,实现产值70亿元。大力支持企业技改、扩产、入规、升高、上市,走“专精特新”个性化发展之路,培育一批“小巨人”、单项“隐形冠军”企业。年内,新增20家规上企业,新增10家高新技术企业。二是持续做优现代农业。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88万亩左右、粮食产量保持7.6亿斤以上,保持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围绕“一果(脐橙)一蔬(蔬菜)一茶(油茶)一药(厚朴)”等优势主导产业,新增出口备案基地4个以上,培育省市龙头企业5家以上,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个以上。推行农业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生产,完成“二品一标”认证2个以上,创建农产品品牌2个以上。三是持续做旺文旅产业。持续完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道县段建设,启动陈树湘烈士纪念馆建设,高水平运营陈树湘“绝对忠诚”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陈树湘红色文化园、周敦颐故里两个4A景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策划包装四星级酒店和高标准农庄等文旅融合项目,创新推出旅游演艺、民俗表演、主题灯光秀、乡村民宿等文旅特色产品,全年新增招客引流40万人次以上,新增旅游收入5亿元以上。全面启动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积极申报并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周敦颐国际理学文化旅游节,促进文生旅融合发展。

3.坚定不移建设品质城乡。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新城乡。一是着力建设现代新城。坚持现代智慧新城、生态山水洲城、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强化规划引领建设,大力推进城西现代商贸物流新城、城东文旅生态康养新城、城北历史文化名城三大片区开发建设,确保有实质性进展。深入推进常态化文明创建和测评晋位提质达标,确保顺利通过国卫复审,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力争创省级园林县城,全面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二是着力建设和美乡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与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大力推进“三片引领、百村示范、整县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全面打响“五兴”创“五星”乡村品牌,推动“濂溪一脉理学小镇”“红色小镇”“都庞生态新村”建设走深走实,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6个,创建“五星”村25个以上。持续深化城乡水务、规划、环卫、治安防控、客运一体化建设,着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以“三清”“四建”“五规范”为重点人居环境整治提质行动,改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700户以上,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着力建设生态名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确保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交办环境问题整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和系统修复,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十年禁渔,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以上。稳妥推进“双碳”行动,持续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4.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一是推动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改革部署,大力争取上级改革试点,走好道县改革路径。按照一项改革、一个方案、一个班子、一套考核的原则,大力推进十大改革急事,持续激活力增动力。大力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和制造强省专项项目,积极引入博士工作站和专业研发机构,力争在矿业、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生一批创新成果,创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以上。二是推动开放发展持续优化。加强与大湾区、长三角、长株潭地区理念、机制、措施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工作组主抓、园区主体、部门主动的责任体系。加强永州公路口岸进口保税仓与出口监管仓建设,大力引进外贸企业入驻农副产品验放场平台,激活“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功能,建好永州蔬菜出口集散中心,做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永州配送中心。围绕“一千五百”产业发展,着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年内,引进重大产业项目40个以上、“三类500强”企业2家以上,内联引资60亿元、直接利用外资600万美元以上。三是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净化。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程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实现园区企业开办、纳税、开工、竣工验收、企业注销、惠企政策兑现六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办结。积极开展“政企交流主题日”活动,深化“万人评百人”活动,大力查办一批“吃拿卡要”“庸懒散慢”“小鬼难缠”案件,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常态化开展县级领导联企服务活动,扎实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认真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

5.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十大民生实事。一是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实施新一轮教育质量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持续推动永州工贸学校升格,创建永州职业农民学院。完成城南托幼服务中心、七小、东洲学校等城区学校在建项目,推进5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普通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化、职业教育专业化、民办教育规范化发展。抓好校园安全和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深入推进“四名工程”,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加强智慧教育建设。二是推进健康道县建设。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作出预警并采取必要的紧急防控措施。抓好常态化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继续优化资源布局,建强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以创建永州区域医疗副中心为目标,加快“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完成中医院整体搬迁,加快实施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建设。三是推进保障体系建设。高标准完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年内,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00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严格落实社保待遇发放机制,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和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6.坚定不移提级发展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用好领导、调度、督查、考核、问责五大机制,扎实推进十大安全稳定要事。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突出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提质,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确保安全发展水平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有效防范房地产、政府债务、涉众型非法经营活动等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完善财政运行风险评级、分类管控、应急处置机制,严守债务风险底线,确保全县债务等级保持在相对安全区。积极配合做好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治理“五聚焦五治理”三年行动,大力整治电诈、假币等突出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干部下访、领导接访、上门约访,着力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提质量。加快推进全县应急能力体系一体化建设,落实落细“15条硬措施”,持续推进居民自建房、道交安全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创建省市级安全发展示范乡镇3个以上。坚持“四个最严”,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着力解决诉讼难、执行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三是坚持结果导向。全力争创省级金融安全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安全发展示范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作者李天明 系中共道县县委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李天明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747/58/1244457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