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田:化解70年积怨 共修“同心”路

红网时刻新闻3月7日讯(通讯员 陈祉凝 刘贵雄 刘季华)半山村与临近的柳家坪村多年来积怨颇深,一场泥石流淹没了半山村,半山村村民来到柳家坪村避灾,最终半山村与柳家坪村合并,多年的积怨也逐渐化解……这是展现新时代中国脱贫扶贫事业的热播剧《山河锦绣》中的情节。

而在湖南省新田县金盆镇同样的情景再现,3月2日,湖南新田县金盆镇下塘窝村副业场鞭炮齐鸣,礼花飞扬,金盆镇下塘窝村至石羊镇龙眼头村通达公路开工典礼在这里举行。这条2400米长的“同心路”开修,至此,该镇下塘窝村与云砠下村70余年的积怨成功化解。

新田:化解70年积怨共修“同心”路 1.jpg

下塘窝村民谢小宏告诉笔者:“现在是乡村振兴时期,每个村都在发展,只有友好相处才能更快发展,村民才能大力发展产业共同致富。”

70年的积怨严重阻碍两村经济的发展

下塘窝村与云砠下村两村相距不足一公里,两村山林田土相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山林问题纠纷争执,两村差点动了枪炮发生械斗,为此两村几十年来不相来往,七十余年的积怨一直没有得到化解。

云砠下村在下塘窝村这边有三百多亩水田,想修一条机耕道但必须经过下塘窝村的田地,因为积怨无法沟通解决,村民多年来一直只能肩挑手提,苦不堪言。下塘窝村想修一条到龙眼头通村公路,可缩短去石羊镇和陶岭镇赶圩的路程两公里多,方便村民出行,可也因为积怨,一直修不成。

“多年来,几届乡镇政府领导也想化解两村积怨,但两村村民互不相让,两村干部也难坐在一起协商,根本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所以当初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了,我们也不太相信政府。”村民谢大爷说。

改变需不懈努力,更是需要一个时机

“2015年我调到金盆镇任镇长,了解两村的积怨问题后,我下沉一线多次找两村干部多次沟通,希望解决矛盾问题。起初工作很难做,村民不太信任我们,我们的工作也很难进行。”金盆镇党委书记唐小军说。

2021年5月,新田县人民医院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下塘窝村,唐小军把化解两村积怨问题作为主要工作交办了驻村第一书记彭常松。

在经过多次走村入户调查了解,驻村工作队逐步厘清群众意愿和问题症结所在,在看到驻村干部真正是聚焦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村民们也逐步卸下芥蒂,选择了信任。彭常松更是利用和云砠下村支书陈忠的同学关系,多次进行沟通、疏导。

新田:化解70年积怨共修“同心”路 2.jpg

“化解积怨需要方式方法,一开始双方的情绪很激烈,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容易‘拔苗助长’,只能一步步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我和驻村工作人员将如何利用下塘窝、云砠下等村山林土地资源优势,引进光伏、药材、油茶、文旅等产业项目,打造联村共建、融合发展的连片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两村的经济发展,村民共同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设想和方案找村干部、村民代表逐个进行宣传沟通,打开村民的心结。”唐小军说。

通过乡镇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村民积压70余年的“心结”终于被打通,2023年3月1日,下塘窝村和云砠下村共同修建至石羊镇龙眼头村通达公路的协议签字,村民的“怨声”也化成阵阵感恩的“掌声”。

“这条公路的建设不仅是下塘窝、云砠下两村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两村祖祖辈辈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幸事、喜事,七十年来,该宗矛盾纠纷一直未能解决,今天通过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终于把纠纷调处好了,我们由衷地感谢党、感谢政府。”下塘窝村支书谢龙光激动地说。

新田:化解70年积怨共修“同心”路 3.jpg

“该公路是金盆东北部连接石羊镇的重要通道,能极大地方便周边村群众的日常出行、农业生产,同时对金盆镇融入县域古色寻源旅游产业板块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条典型的产业路、旅游路。”唐小军高兴地告诉笔者。

化解矛盾纠纷,镇域经济稳定发展

下塘窝村和云砠下村的“同心路”开修只是近年来金盆镇用项目建设化解矛盾纠纷、用产业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一个缩影。金盆镇因地处边远,民风较为彪悍,加之处于衡邵干旱走廊带上,地形地貌较为特殊,山林水事纠纷矛盾较为突出。前些年,各类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经济发展都相对滞后,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通过项目建设、发展产业等方式,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金盆镇在项目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2.1个亿,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产业发展、和谐稳定。初步建成万亩油茶基地、四千亩优质烟稻轮作基地、三千亩沃柑基地、三千亩桑蚕基地、两千亩大豆基地、千亩红心柚基地、千亩蔬菜基地等,最大限度地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集体收入,茶油、柑橘、豆腐等农产品已成功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株潭地区并深受客户青睐。规模养殖也逐年壮大,全镇积极培育了14家合作社发展生猪养殖业,年出栏生猪达4万余头,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目前,全镇形成油茶、水果、烤烟、水稻、大豆、蔬菜、桑蚕、养殖为主导的八大产业,累计发展农业产业3.6万余亩,培育农业企业15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5家,建设扶贫车间18间,全镇大局稳定和谐,镇域经济发展迅猛。

来源:红网

作者:陈祉凝 刘贵雄 刘季华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747/99/1241765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