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清明。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里极为重要的一个。这时节,阴气衰退、阳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人都神清气爽。古往今来,人们常会选择在此节气前后,结伴走出家门,到郊外踏青赏春,也在此时携家人挂青扫墓。
故而,每年清明节前后,远离故土千百里之外的游子,大多会不辞劳苦归乡祭祖。归乡心情之急迫,有的甚至超过回家过春节。
当然,这说的是太平盛世。若遇战乱等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之时,则不尽然。
比如,明代高启有首《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的诗所写: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意思是说,战乱结束,全身衣服沾满血泪和尘埃的将士,尽管生还甚至荣耀归来,心中却仍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寒食节也过去了,有几家坟上还有子孙来扫墓呢?四句诗,短短二十八个字,却形象地描写出元末明初乡村萧条凋敝的景况。一气读过,荒凉与凄清跃然纸上。可见,唯有今之社会祥和,世人安居乐业,生活富庶静好,才有一个个家族最大程度地聚集,才顾得上以虔诚之心缅怀先人。
清明相约祭奠,除却表达慎终追远之情,亦是凝聚亲情的一种好方式。每个家族,开枝散叶,一代代繁衍生息,大家天各一方,平常时日少有共处,唯此时能一族归宗,聚在一起。并排立身一座坟茔之前,不管见过或者没有见过地下所埋之先辈,每个人得以知晓自己是从哪而来,终将会到哪里去。不管共处的时间有多久,终归大家原本共着同一个祖先,血脉相通,瞬间便可共情。从这个角度上讲,清明节所具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把清明祭祀的仪式完成之后呢?
宋代高翥一首《清明日对酒》诗,写得别有一番意味: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这一天,每一处家山,都是熙熙攘攘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蝴蝶翩然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幕中,上坟归来的儿孙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全然再无上坟时的悲伤。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当饮,有福就该享。人死之后,儿孙晚辈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清明扫墓,除有追思之意,窃以为,更重要的还在于可藉此向孩子们示范感恩先辈。像故乡一句俗话讲的,叫“屋檐水点点滴”。我们此时带领孩子们怀想感恩先人,而不久的他日,趋老的我们也终将成为孩子们和他们的孩子缅怀寄情的故人。
毋庸讳言,大张旗鼓归乡扫墓者,当然也有借机向乡人炫耀,显摆风光的,如常所言,衣锦还乡是也。一些人得以华丽转身之后,以盛大的祭祀排场,彰显得意欢畅。至于他弄的那些摆在供桌上丰盛的祭品,连同泼洒在墓前浓香的美酒,是不是真能被他长眠在墓穴里的先人享用,他自然是管不到那么多的啦。
高翥诗里那句“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我理解,大致有两层意思:从受祭者角度说,在活着的岁月里,自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理智而聪慧地享受人生的乐趣,包括品味种种磨难所潜藏的趣味;这种享受一定是随着生命结束而结束的,任何人都无法把未能享受完的幸福、乐趣带往虚无的“九泉”世界。从施祭者角度说,则应珍惜与亲朋好友同呼吸共命运的分分秒秒,尽力让亲人有幸能陶醉于你用爱心酿造的美酒佳酿之中,感受你给予的快乐与温暖;你这种“给予”,也终将随着亲人离世而结束。须知,亲友离世之后,所有的“寄托哀思”与“救赎性”祭奠,都不过是在生者一种自我安慰和释怀罢了,对逝者是庶近毫无意义的。
恰在不久前某日,读一篇小文,叫《陪在生的父母输液,远胜过给去世的父母扫墓》,格外有同感。再想想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不是真的很有一番道理呢?
(田日曰,瑶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何绍基文化研究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天津文学》《海燕》《芒种》《火花》《散文诗世界》《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文史博览》等刊,著有散文集《潇水清清永水流》《潇水涟漪》两部)
来源:红网
作者:田日曰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