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洲书院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潇湘二水汇合处的萍洲岛之上,这里水域开阔,四季澄碧,风光旖旎。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由零陵人眭文焕父子创建,光绪十三年(1886年),王德榜、席宝田重建。2013年,抢修重建后的萍洲书院重新对外开放。
书院建筑格局沿中轴线自北向南,有奎星阁、讲堂、中门、大堂、大门等。奎星阁是藏书之所,讲堂正面为“十六字心传”楷书,侧面是“礼义廉耻”四字榜书。院落中央的中门题有“金桂天香”匾额,甬道两旁的十六株古桂树龄两百余年。大堂内有王闿运所作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点明了书院的理学渊源。
萍洲书院历史上培养了众多人才,光绪十五年湖南乡试,有8人考取贡生,名动一时。在废科举、兴学校的背景下,它曾改为萍洲中学,培养出了李达等杰出人物。如今,萍洲书院秉承唐宋以来的书院传统,开设国学课程,同时作为永州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子前来参观、学习。
作者:罗芷凡
指导老师:唐金娟
来源:红网
作者:罗芷凡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