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生:读《毛选》的四大理由

近年来,一股年轻人读《毛选》的潮流正在悄然兴起,《毛选》在大学图书馆和线上销售平台逐渐成为热门书。烽火激燃的革命岁月早已远去,《毛选》却在当下中国最具青春活力的一群人中再度“翻红”,充分说明这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有着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其所蕴含的思想伟力、艺术魅力和精神感召力带给当下年轻人舍我其谁的时代担当、充沛的乐观主义精神、脚踏实地的奋斗力量以及认识复杂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智能。同学们读书的方法和收获不尽相同,就让我们一起探索,找到打开经典的钥匙,开启有益的思想之旅。

它是一部宏大又精微的历史书。说它宏大,是因为公开发行的四卷《毛选》,收录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的主要著作,这些工作报告、讲演、指示、通报、评论、声明及专门论文等都是“合为时而著”,洋洋百万字的文章涵盖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历史时期的国际国内局势、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战争的动向和形势、阶级斗争、农村工作等方面,它们本身就是客观真实的第一手史料,是那段峥嵘岁月、恢宏历史的记录和缩影。说它精微,是因为我们在课本中所学到的历史,不过是时间序列上关于若干历史事件的寥寥数语,而《毛选》中的文章则有着详尽的生动的对历史实际的描述、分析、总结和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客观史实,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对那段坚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做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因此是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不可多得的读物。

比如,一九二七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上讲到,“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把几千年的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地主的体面威风,扫地以尽。”“反对农会的土豪劣绅的家里,一群人拥进去,杀猪出谷。土豪劣绅的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以踏上去滚一滚。动不动捉人戴高帽子游乡……”这些鲜活的场景描述,使得土地革命前期,如滔天巨浪般此起彼伏的农民运动跃然于读者眼前,这样强烈的阅读“代入感”非为一般历史教材所能提供。一九二八年的《井冈山的斗争》中讲到,“这样冷了,很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融化了。”“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这样的总结,我们更具象地认识到红军在井冈山时期的艰苦处境,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毛泽东在此时期领导“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领导权和建立军队民主制度的重大意义及其被实践所证明的极大成功性。一九四五年的《中共中央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中讲到,“无此让步,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不能取得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的同情,不能换得我党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在我党采取上述步骤后,如果国民党还要发动内战,它就在全国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党就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击破其进攻。”这些精辟论述,使人穿透迷雾,更深刻地体会到“重庆谈判”中,毛泽东“弥天大勇”背后所具有的,高瞻远瞩的谋划考量和从容无畏的胆略智慧。

它是一部深刻又现实的哲学书。严格意义上讲,《毛选》当然不是纯粹的哲学书籍,但它却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结晶,是他毕生所学的总结。在《实践论》《矛盾论》两篇哲学专论中,他把最深奥的哲学原理掰开揉碎,用最朴实的语言讲给我们听。而贯穿于解决革命道路上党的领导、队伍建设、战略和战术、统一战线、土地改革、群众工作等具体问题中,体现在其他若干篇章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无不蕴藏着耐人寻味的真理和哲思。

一九三八年著名的《论持久战》中讲到,“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盖然性’,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同年的《战争和战略问题》中讲到,“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对于战争现象,这样深刻的思维,这样鞭辟入里的论述,岂非最好的辩证法?对我们认识世界,看待问题岂非最好的启迪?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的任务是消灭封建制度,消灭地主之为阶级,而不是消灭地主个人。”“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一切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但是不论何时,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之手段,达团结之目的。”《毛选》中此类看似平常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对年轻人最现实和珍贵的哲学教义。

它是一部最实用的写作教材。毛泽东扎实的古文功底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在其诗词作品已有淋漓尽致的体现。《毛选》中的绝大部分篇章,是极其朴实、群众化的,但又极其精辟,富有感召力的。可以说,这位语言大师在百万文字中为我们呈现了“教科书式”的写作范式。从立论要旨来讲,无不紧贴时局时事,服务于实际工作;从文章结构讲,无不层次明了,逻辑清晰;从说理方法讲,无不循循善诱、通俗易懂;从语言风格讲,时而幽默打趣,时而情怀饱满,时而从容冷静,时而如侠客行剑的从容铿锵,又如流水断崖般恢宏磅礴,极富变化、极具魅力。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这段结束语,对中国革命当时虽然弱小却蕴含无限生命力的描写是多么贴切,多么美好而令人向往呢。而这样经典的描述和语言在《毛选》当中比比皆是。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经风雨、见世面。”“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世界上只有猫和猫做朋友的事,没有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事。”“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类通俗的而精辟的论断,至今仍为人们所反复引用并不断证明着。至于《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脍炙人口的名篇,更是论文写作的典范,值得大学生们反复揣摩体会。

它是一部最好的励志读物。《毛选》中的篇章生动记录了中国革命史的曲折进程,从“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内战的血海”到日本侵华“深重的民族危机”再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克服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困难,付出了难以计数的惨痛牺牲,而革命最终能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它领导的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部最好的“成功学”和励志书。

当代大学生生逢伟大时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世界,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然而在成长和奋斗的过程中,有升学的压力、有就业的困难、有情感的挫折、有“内卷”的困惑,每当你们因为这些困难而沮丧,因为一时失意而“佛系”或“躺平”的时候,不妨看一看《毛选》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当幼小的红军在井冈山数次遭敌人“会剿”而危机四伏时,有人生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给出了那句掷地有声的响亮回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日寇蹂躏山河,“亡国论”“速胜论”叫嚣尘上,毛泽东坚定地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牺牲虽大,时间虽长,但永久和平和永久光明的新世界,已经鲜明地摆在我们前面。”当抗战胜利,美国扶持国民党反动政府再次发动内战,欲变中国为殖民地的时候,毛泽东在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的面前充满豪气地向全世界宣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同时指出,“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正是这样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定从容的必胜信念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一路“升级打怪”,将曾经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引向从此崛起的光明道路。

“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许多网民喜欢称毛泽东为“教员”,因为他是得到人们认同的亲切的导师。时代的年轻人,让我们一起打开《毛选》,在其中找到那由内而外、蓬勃向上的精气神,那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一切困难所压倒的勇敢和乐观,和那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奋斗而至死不渝的情怀。相信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你们定能将革命先辈的智慧化为己用。

(作者蒋夏冰 系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蒋夏冰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41/53/1513949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