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3日讯(通讯员 黄云)近日,在永州市脑科医院(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女一区病房,因严重抑郁症入院、一度陷入木僵状态的张阿姨(化名),在完成第四次多参数监测下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后,主动询问出院日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显著转变,不仅凝聚了医护人员日夜不息的悉心照料,更标志着MECT治疗对其重症抑郁症状产生了突破性效果。
病房走廊内,张阿姨走向护士,轻声询问:“护士姑娘,我还有多久能出院呀?”护士温和地反问其入院时长,张阿姨回答:“感觉好像才来了一两天。”一旁的病友忍不住指出,张阿姨实际已住院十几天,并描述了她入院初期的危急状况:拒绝饮食、沉默不语、反应迟钝,甚至出现对空自语、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全靠护士们耐心哄喂饮食、及时更换衣物。听闻这些,张阿姨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都不太记得了”,并连声向护士道谢。
张阿姨因严重抑郁症入住永州市脑科医院(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女一区。入院后,其病情急速恶化,表情呆滞、陷入木僵状态,几乎完全不动且坚决拒食。尽管医生团队谨慎调整药物方案,效果仍不理想,患者身体日渐衰弱,医护人员及家属忧心忡忡。
经充分沟通评估,医院的医疗团队与家属共同决定为张阿姨尝试MECT 治疗。治疗带来了令人振奋的转机:
首次MECT后,原本拒绝张口的张阿姨开始能小口进食流质,为守护她的护士们点燃希望。
第二次MECT后,面对询问,她能用简单词语或点头摇头回应,沟通之门重新开启。
第三次MECT后,她清晰地说出“饿”字并主动要求进食,如同打破沉寂的春雷。
第四次MECT后,便出现了导语中温馨的一幕。张阿姨不仅食欲、交流能力显著恢复,更重拾了与人互动的意愿与活力,主动走出病房关心康复进展。
张阿姨的康复之路,既是MECT疗法精准作用于重症抑郁症的成功案例,也离不开医护团队日复一日无微不至的生活照料与充满温度的情感支持。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双重奏,在病房中谱写出动人的康复乐章,为深陷抑郁泥沼的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来源:红网
作者:黄云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