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消化道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当出现胃痛、腹胀、反酸或排便异常等不适症状时,胃肠镜检查往往是医生推荐的重要诊断手段。但提及胃肠镜,不少人会浮现 “痛苦”“不适” 的印象,甚至因此延误检查。事实上,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痛胃肠镜已成为一种舒适、高效的诊疗方式,让消化道检查不再令人畏惧。本文将系统介绍无痛胃肠镜的相关知识,助力公众科学认识并积极配合检查。
一、无痛胃肠镜的基本概念
无痛胃肠镜是通过静脉注射短效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使患者在短暂睡眠状态下完成胃镜与肠镜检查的技术。相较于传统胃肠镜,患者在检查全程无痛苦感受,苏醒后检查已顺利完成。
胃镜:经口腔进入,可清晰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病变情况。
肠镜:经肛门进入,能细致检查直肠、结肠及部分回肠的健康状况。
两项检查可单独进行,也可在一次麻醉中联合实施(即“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实现高效诊疗。
二、无痛胃肠镜的显著优势
1.全程无痛: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进入睡眠,有效避免了传统检查中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反应。
2.诊断精准:由于患者无躁动或不适,医生能更专注、细致地观察消化道黏膜,显著提高病变检出率与诊断准确性。
3.安全可靠:所使用的麻醉药物代谢迅速,检查后患者可快速苏醒,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4.高效便捷:一次麻醉即可完成胃肠双重检查,尤其适合需同时排查胃与肠道问题的患者,节省时间与医疗资源。
三、无痛胃肠镜的适用人群
(一)建议筛查人群
1.年龄≥40岁的成年人,即便无明显症状,也建议将其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更应提前)。
2.长期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胃癌、肠癌高风险人群。
(二)存在相关症状者
1.反复出现腹痛、反酸、烧心、黑便、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
2.伴有腹泻、便秘、便血、排便习惯突然改变等情况。
(三)疾病随访与治疗需求者
1.胃癌、肠癌术后复查,以及息肉切除后的定期随访人群。
2.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如止血、息肉切除、早期癌剥离等。
四、无痛胃肠镜的检查前准备
(一)胃镜检查准备
1.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以上,检查前一晚宜进食清淡饮食,检查当天需严格禁食禁水。
2.佩戴假牙者应在检查前取下,以防检查中出现意外。
(二)肠镜检查准备
1.饮食调整:检查前1-3天需采用低纤维饮食(如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2.肠道清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泻药(如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直至排出的粪便呈清水样,确保肠道清洁度。
3.女性患者需避开月经期进行检查。
特别提醒:高血压患者检查当天可正常服用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需提前咨询医生,调整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务必遵循医嘱执行。
五、无痛胃肠镜的诊疗流程
1.麻醉评估:检查前需完成心电图、血液化验等项目,由专业医师评估麻醉风险,确保检查安全。
2.静脉麻醉:检查时由麻醉医师静脉注射麻醉药物,患者通常在1分钟左右进入睡眠状态。
3.检查操作:胃镜检查一般耗时5-10分钟,肠镜检查约15-30分钟,具体时间因个体情况略有差异。
4.苏醒观察:检查结束后,患者在复苏室休息15-30分钟,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症状后即可离院。
六、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饮食指导:胃镜检查后1-2小时可适量饮用温水,当天饮食以软食为主;肠镜检查后若无腹胀感,可恢复正常饮食。
2.活动限制: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驾车、从事高空作业或签署重要文件,因麻醉药物可能导致短暂的反应迟钝。
3.报告解读:若检查中进行了组织活检,需等待3-5个工作日领取病理报告,具体时间以医院通知为准。
七、常见问题解答
Q:麻醉会影响记忆力吗?
A:无痛胃肠镜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小、代谢快,不会对大脑造成损害,也不会影响记忆力。
Q:无痛胃肠镜存在风险吗?
A:总体而言风险极低。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麻醉过敏或心肺并发症,因此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团队操作,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Q:多久需要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A:普通人群建议每3-5年检查一次;有息肉病史、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需遵医嘱缩短检查间隔。
八、结语
无痛胃肠镜作为诊断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不仅能早期发现癌症等重大疾病,还可开展多种微创治疗。与其因恐惧而拖延检查,不如选择无痛技术,为自身健康保驾护航。若医生建议进行胃肠镜检查,请放下顾虑,积极配合——守护消化道健康,从科学检查开始。
文/唐建新
来源:红网
作者:唐建新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