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手段越来越先进,在国内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磁共振(MRI)检查无电离辐射,是目前神经系统病变诊断价值最高的影像检查手段。
体检时如选择了颅脑磁共振检查,有些报告中会提示“脑白质高信号”,这究竟是什么“信号”,是不是脑部有危险信号?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它。
脑白质高信号(箭头所指)
脑白质高信号是什么?
严格来讲,“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是个影像学概念,不是临床疾病诊断,它是指脑白质在MRI成像的T2W或T2W-FLAIR序列上出现了高信号区域。
好发人群有哪些?
这类病变常见于中老年人,可能与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或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相关。
为什么会出现脑白质高信号?
脑部白质的多种病变在MRI上都可以表现为T2W高信号,包括退行性变、脱髓鞘、炎症、创伤、肿瘤、梗死和缺血等等,有时单凭影像很难把这些病变区分。
一般来说,影像科医生会根据患者临床病史信息和具体的影像表现,对一些比较明确的表现为T2W高信号的病变作出特定的影像诊断(例如脑梗死、炎症、肿瘤等)。而剩下的推测可能是由于血管原因导致T2W高信号,才会诊断为“脑白质高信号”,提示脑白质因慢性缺血引起的改变,并且会根据病变的大小范围进行分级(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分级),分为0~3级,级别越高,病变越严重。
病变分级与健康风险
轻度(Fazekas 1级):可能无需治疗,建议定期复查、控制血压/血糖;
中度(Fazekas 2级):可能与轻微认知功能下降相关,需积极干预血管风险;
重度(Fazekas 3级):显著增加痴呆、步态异常及中风风险,需神经内科随访。
总结:
脑部磁共振报告上的“脑白质高信号”,可能是脑部健康受到危害的警告信号,也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脑部正常衰退的信号。大家无须提心吊胆,但应咨询神经内科门诊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
文/雷荣君
来源:红网
作者:雷荣君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