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8日讯(通讯员 周仕达)金黄的稻浪在秋风中起伏,收割机的轰鸣由远及近,一年一度的丰收时节如期而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田间地头多了一群步履匆匆的“护蓝人”。他们穿梭于乡间小路,耐心讲解、认真巡查,一场围绕秸秆禁烧的“攻坚战”正全面展开。
2025年秋收前夕,从省到市再到县,各级政府部门密集召开工作部署会,明确禁烧区域、探索综合利用途径,全力迎战秸秆焚烧的关键期。
在湖南省双牌县泷泊镇,村干部们走入农户家中,和村民围坐一堂,像拉家常一样聊政策、说利弊。一场场政策宣传的“移动课堂”被直接搬到村民身边,既严肃又温暖,既讲约束,也谈理解。
泷泊镇注重宣传引导,不仅通过悬挂禁烧横幅、村级大喇叭“村村响”、入户发放告知书等方式实现全覆盖,更致力于营造“不想烧、不愿烧、不敢烧”的集体意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泷泊镇将人文关怀融入政策执行中。干部们主动走进院落田头,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文明实践活动,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耐心解释焚烧秸秆对空气质量、土壤结构以及交通安全的危害,并与村民逐一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
政策执行并非“一刀切”。泷泊镇实施的是差异化管控策略,将全镇区域科学划分为禁烧区和限烧区,限烧区内明确允许焚烧的时段和条件,体现出精准施策的治理思维。此外,泷泊镇建立“多级负责、分片包干”工作机制,打造“镇领导+镇干部+村干部+护林员+辅警”多方联动的巡逻防护体系,将责任逐级分解到村、到组、到人,真正实现责任闭环管理。
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截至目前,泷泊镇未发生大面积秸秆焚烧现象,区域空气质量保持良好水平。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农民的观念正在转变——从“要我禁烧”逐渐转向“我要禁烧”,他们开始主动询问秸秆还田、秸秆沼气等综合利用方式,绿色农业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秸秆禁烧是一场持久战,难以一蹴而就。
远处,连绵的金色稻田静待收割。这场“攻坚战”守护的不仅是眼前的蓝天白云,更是一种发展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深刻转型。
秸秆禁烧,禁的是陈旧陋习,点燃的却是绿色、可持续的农业新未来。而这背后,正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坚定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践的生动写照。
来源:红网
作者:周仕达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