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9日讯(通讯员 钟华 蒋丹)近日,永州市中心医院超声医学科传来喜讯:一名来自偏远县区的年轻患者,经复查确认,困扰其多年的口腔病灶已完全消退。在该院超声医学科介入团队的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下,患者重获健康。
时间回到三个月前,一位面容憔悴的花季少女在家属陪同下,满怀希望地走进永州市中心医院介入超声门诊。少女自述,口腔内的异常肿物已存在十余年。此前,她因被外院误诊为 “血管瘤”,多次接受相关治疗,然而病情不仅未见好转,病灶反而反复发作、持续增大。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进食时疼痛难忍,肿物还极易破裂出血,身心饱受折磨。
接诊后,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依靠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少女所患并非 “血管瘤”,而是极为罕见的 “口腔微静脉畸形”。这种脉管疾病症状与血管瘤高度相似,容易误诊,且治疗方式大相径庭。随后,面对患者复杂病情,超声医学科副主任与副主任医师胡蓉立即组织团队研讨。结合患者病灶范围、功能影响及年龄特点,为其量身定制 “分阶段硬化治疗” 方案。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用细针从多点多角度精准穿刺静脉畸形部位,使用聚桂醇泡沫注射液进行多次硬化治疗。同时,团队密切关注患者反应,动态调整治疗方案,还通过耐心的心理疏导,帮助少女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
经过两个月的科学治疗与精心护理,复查结果显示,少女口腔内病灶消退,口腔功能恢复正常。曾经黯淡的面容,如今重新绽放出灿烂笑容。患者家属激动地表示:“真的太感谢医生们了!这里的治疗不仅专业,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尊重和关怀。”
超声医学科主任蒋云山介绍,微静脉畸形属于先天性脉管异常,在传统诊断中误诊率较高。若治疗不当,极易留下瘢痕,造成功能障碍,甚至给患者带来心理创伤。随着患者生长发育,尤其是在青春期或怀孕期间,受激素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伤口感染等因素影响,病灶可能迅速增大,具有浸润性,严重时会导致容貌损毁、疼痛,还可能出现破损、出血、感染等情况,甚至压迫临近组织器官,阻塞呼吸道,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外科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微波照射治疗及综合疗法等。其中,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因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患者耐受性好,成为常用治疗手段之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成功案例,是永州市中心医院个体化医疗的典范,更是医院践行 “精准医学与人文关怀” 双核战略的生动缩影。未来,该院超声医学科将继续深耕疑难病症诊疗领域,不断创新技术,让更多罕见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为健康永州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钟华 蒋丹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