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3日讯(通讯员 齐梦 张一希)近日,道县富塘街道春秋塘村蔬菜种植基地迎来丰收。这片丰收景象,正是得益于规模化种植,它不仅为种植户带来可观收益,更通过创造大量灵活的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春秋塘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格外引人注目:新出土的香芋个头饱满,色泽鲜亮,村民们正麻利地进行捡拾、装袋,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这片长势喜人的芋田,正是种植户陈良明所经营的500亩蔬菜产业版图中的一部分。
“今年芋头种了一百来亩,亩产4000斤左右,预估销售额七八十万左右。”道县富塘街道春秋塘村种植户陈良明说道。

自2020年以来,种植户陈良明就在春秋塘村开展规模化蔬菜种植,经营面积已逐步扩大至500多亩。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张,基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近就业机会。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采收、分拣、打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手,不少村民因此成了这里的长期务工人员。
“老板在这里承包,我们一直在这里做事,一天工资开80,每个月最低有十几天,一二十天,出什么菜就种什么,感觉蛮好。”道县富塘街道春秋塘村村民李两珍说道。

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村民们在务农之外多了一份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我们采用一年两季轮作模式,主要种的有玉米、芋头和菜心,每个月都有二十多个村民做事,下一步,计划将目前种植的一百多亩玉米扩张到三百多亩,也能为村民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道县富塘街道春秋塘村种植户陈良明说道。

随着种植规模的稳步扩大和轮作模式的不断完善,陈良明的蔬菜基地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正成为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这种“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的发展模式,让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齐梦 张一希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