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祁阳:精准监督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1日讯(通讯员 汪洋 陈田正 曾志伟)“国家出台了不少好政策,但申请流程复杂、兑现周期长,有时感觉‘看得见、摸不着’。”祁阳高新区一家智能制造企业负责人的感慨,曾代表着一批企业的共同困境。

2025年上半年,祁阳市纪委监委联合工信、财政、科技等部门开展专项调研,发现园区约25%的企业对惠企政策“只闻其声、未见其利”,政策平均兑现周期超过90天,企业知晓率不足60%。政策解读不清、申报材料繁琐、部门协同不畅、审核环节冗余,成为阻碍政策落地的四大“中梗阻”。

1121纪委调研.jpg

针对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祁阳市纪委监委将“惠企政策兑现难”列为年度重点监督事项,打出“监督+服务”组合拳。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担任“政策观察员”,深入企业一线,对照政策清单逐项排查兑现堵点,形成《惠企政策落实梗阻问题清单》。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高频事项,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我们构建了‘问题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祁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开展专项督查8次,推动解决跨部门协调问题15个,对推进不力的单位下发监督文书并约谈相关负责人。

“以前申报政策资金要跑多个部门,耗时又费力。现在通过‘祁心办’平台线上操作,进度一目了然,资金到账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湖南祁阳市某新材料公司财务总监的切身感受,是当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印证。

在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祁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祁心办”惠企平台,集成政策发布、智能匹配、在线申报等功能,通过大数据为企业“画像”,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和50余项事项“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同时,组建“政策解读官”团队,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园区行”提供“一对一”辅导,累计服务企业超500家次。并在高新区设立“清风驿站”,由纪检监察干部与涉企部门专员联合值班,现场为企业排忧解难。

1120纪委图2.png

此外,祁阳市还出台《惠企政策“直通车”工作规程》,明确各环节责任、时限和标准。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政策效果“后评估”,将企业满意度作为政策调整重要依据。在重点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实现问题实时收集、快速响应。

“监督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发展、服务企业。”祁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今年该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2%,研发投入强度提升0.8个百分点。

来源:红网

作者:汪洋 陈田正 曾志伟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55/65/1544734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