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零陵六旬退休老教师土里刨“金”

在希望的田野上|六旬退休老教师土里刨“金”

在希望的田野上|六旬退休老教师土里刨“金”

在希望的田野上|六旬退休老教师土里刨“金”

  红网时刻9月20日讯(零陵分站记者 单建华)“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在9月的零陵大地上,村民忙着收割稻谷、平整农田、栽植果苗;在希望的田野上,金灿灿的稻谷在秋天里低头轻舞飞扬,收割机引吭高歌,唱着秋收的喜悦。

  邓庚人,零陵区凼底乡袁十万村村民,学校退休后却闲不下来,与村民合作成立毛力山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邓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乡亲。年过六旬的他带动农民种植,让许多农户发家致富。昔日远近闻名的邓老师,如今成了家喻户晓的种粮大户。

  “前年开始我试种包了一百多亩田,耕种收割处处喊人,一年忙到头刚好回本,也没赚到什么钱。我第二年就想自己买机械多包一些田,又试了一年,每亩田收入增加不少。”谈到大规模种粮的初衷,邓庚人朴实地道出了个中缘由。

  “多种地还能不赚钱?今年我们就大面积地买机械包田,包了900多亩,反正机械这些都是自己的,今年收益预计增加更多。”邓庚人说。

  邓庚人的种地热情为什么越来越高涨?“我们主要种的是泰优390和天龙一号,这两个品种米质好,产量高,老百姓喜欢吃,又符合市场需求。”除了引进优质品种外,他告诉记者:“政府帮我们引进优质种子,给予田地补差,每半个月还给我们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又帮我们把优质米销售到广西等地。政府的帮助是相当大的,我们感谢政府。”一项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也给他增添了动力与活力。

  “良种补贴项目是一项重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除此之外,还有规模化种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等。”零陵区农业委粮油站站长刘治武告诉记者:“我们加大了财政投入,促进水稻耕地有效流转,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近年来,种粮大户越来越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稳定发展,有效遏制了耕地抛荒。”

  展望未来,邓庚人还有更大的理想,他说:“我们去年新买了一台粮食烘干机,现在基本上实现了机插、机耕、机防、机收、机烘等全机械化。明年,我们计划把种植规模扩大到2000亩,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零陵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精细特色农业基地,提高农业供给水平。加快推进“三块地”试点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体系,全年流转耕地3万亩,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20家。发展规模农业,按照市场经济法则把农民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服务。大力支持特色基地做大做强,全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97万亩。打造农业品牌,健全农产品溯源体系,注重农产品质量,做精、做细、做优农产品供给,形成品牌竞争力。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单建华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7/09/20/194001.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