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种过石头?
我种过。
大约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我蹒蹒跚跚从一块菜地旁经过。我经过菜地是想捉一只蚂蚱的。那天的阳光真是五彩缤纷,所以我向前方望过去时,总是觉得眼花缭乱。但尽管这样,我还是发现了一位刨土的老爷爷。老爷爷胡子全白了,他头上的那顶草帽,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如今想来,就像童话世界里的一件什么宝物。老爷爷也发现了我,他发现我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就呵呵呵笑起来,笑得胡子抖呀抖。老爷爷笑着的时候,我看见那一掬一掬波浪样的阳光,就在阔大菜叶子上跳呀跳。
老爷爷笑够了就说:小娃子,蚂蚱你不要去捉了,你捉它不到的,我刚刚从地里刨了一颗石子,如今用水洗净了,蛮好看的,送你玩去吧。
老爷爷手中果然有颗如鸡蛋般大的石子,石子从土里面刨出,又经过了老爷用水洗涤,看上去如珠宝样熠熠生辉。奇怪的是,这石子竟然还是五颜六色,白的一面白得像冬天里的雪,红的一面红得像天上的彩霞,那绿的一面,就像菜地里长得正旺的菜叶子,要多好看有多好看。
我喜滋滋接过老爷爷手中的石子,左看看不够,右看看不够,先前捉蚂蚱的事,早忘在爪哇国里去了。
可是我看了半天石子,居然还不满足,后来我要求老爷爷再去土里刨刨,看还有没有这样的石子,也许还有第二颗的。
老爷爷当时似乎愣了一下,愣了一下之后就眨巴了几下眼睛,然后笑呵呵说,你这小鬼头,要了一颗还不够,还要两颗,说不定要了两颗又还要四颗。我如今告诉你,再要是没有了,我不能给你了,我这石子是花了力气种出来的,你想多要,你就自己回家种去。
种?我不明白。
种。老爷爷使劲点点头。
能种出来吗?它会长出好多好多小石子来吗?我问。
能,它会长出好多好多小石子来的。老爷爷回答得很肯定。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什么叫怀疑,就兴高采烈地回去种石子去了。
我家门前就有一块菜地,我选择了一个角落,像鸡刨土样,挖了一个小坑,然后以一个孩子的虔诚,种上了那颗石子。
同时也就种下了一个孩子的牵挂,种下了一个孩子的秘密,也种下了我一生中唯一的传奇。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相信只要种了必有所获。
自然,以后就是没完没了的等待,没完没了的企盼。
还有没完没了的浇水、拔草、松土……甚至驱赶拱土的小猪、刨食的馋嘴母鸡……
妈种的豆角都上了架了,结了豆角了。
妈种的南瓜藤儿牵得好长,都翻过那垛矮墙去了。
有几次,我很想开口问妈:妈,石子会发芽吗?
可是我没有问。我不想将我的秘密告诉任何人。
我仍是一如既往、没完没了地等待,没完没了地企盼。
我始终怀了信心,在等待和企盼一个奇迹的出现。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这个奇迹始终没有出现。
当然,这个奇迹永远也不会出现。
我懂得这个道理,是在上学之后。
那一天,我又从那块菜地旁经过。这次经过不是为捉蚂蚱,我是要去质问老爷爷关于石子的事。
我一直对那位老爷爷耿耿于怀。
可是,老爷爷已经去世了。
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很吃惊,也很失望。看来,我只能把这个秘密,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了。
眨眼半个多世纪过去,如今,我站在孩子们面前,也成了爷爷辈了。
成了爷爷辈的我,每当看到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忆起自己童稚时的情景来了。我一生平淡无奇,没有做出几件让人有印象,甚至让自己有印象的事,唯独那年种石头,总是在脑子里挥之不去,时不时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
种石头是个笑话,我一直讳莫如深。但现在来看,实在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每当我回想一遍,心里总是忍俊不禁,要笑出声来,我想我现在的快乐,恐怕大部要得益于它了。细想一个人的一生中,令他回想起来总是忍俊不禁的事,能有几件?从这个角度说,我对当年那位老爷爷一直耿耿于怀,不仅是很不该,很不敬,而且算得是我的心胸的狭隘。他让我种下的,应该是一颗永远的童心,一个老人的一次难得的幽默。那个年代,他所能给予我的,已经足够了。
看来我是意识到那颗石子的价值来了。趁着一次回老家探亲的机会,我想去找回那颗石子。
然而,老家的模样已经大变,菜地早成了地基,那颗小小的石子,不知被历史的潮流推到了什么地方,或许被人捡去,或许被泥土深埋,再要找回它,恐怕是大海捞针了。
我有些许遗憾,但没有办法,谁能找回自己的童年?
有一天,我正怅怅地在想这个问题,忽然看见窗前有几个四、五岁孩子在玩耍。我顿时就心血来潮,从桌上拿了几颗雨花石,笑嘻嘻走到他们面前。
你们看这石子漂亮不漂亮?我故意问。
漂亮。孩子们一下围过来。
可是……你们知道这石子是哪里来的吗?我又问。
哪里来的?一个孩子翘首问我。
这是我在花钵里种出来的。我神秘地眨巴着眼睛。
种?石子也能种?孩子们骨碌碌转动着眼珠子,好像不太相信。忽然先前问我话的孩子领先吼出一声:你骗人!
我吓了一跳,不知所措。
接着所有的孩子都指责我:你骗人!你骗人!于是一哄而走,像麻雀似的飞到了另一个地方,不再理我。
我开始非常吃惊,继而便茫然,后来便觉出了自己的可笑。
我想,现在的孩子,恐怕不会再去玩种石头的游戏了。这种事对他们来说一点也不幽默。
(李长廷,系省作协四届、五届理事,原市文联主席,在《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山西文学》《天涯》《红岩》《创作与评论》《小说月刊》等报刊发表作品近三百万字。著有《苍山·野水·故事》《山居随笔》《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李长廷卷》。)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李长廷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