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腰疼是常事,忍忍就过去了。”这是不少中老年人的想法,可这种观念很可能会延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在临床上,不少老人只是弯腰捡个东西、咳嗽一声,就出现了椎体压缩性骨折,疼得根本站不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量流失速度加快,脊柱椎体也会变得“脆弱不堪”,哪怕是轻微的外力都可能引发骨折。这类骨折有几个典型表现:翻身、弯腰时疼痛会加重,平躺时疼痛能稍有缓解,还有部分人会出现身高变矮、驼背加重的情况。
面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小编在此提醒大家,务必记住以下两点:
一是别硬扛。一旦出现急性腰背痛,要及时去做脊柱X线或MRI检查,明确是否发生骨折。如果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等微创手术能快速缓解疼痛,帮助老人恢复活动能力。
二是提前预防。5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女性,要定期检查骨密度。日常生活中,多吃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适当晒晒太阳、散散步,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跌倒。
永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专家提醒,中老年人出现腰腿痛可不能轻视,需及时排查病因,这样才能避免因骨折卧床而引发肺炎、血栓等更严重的问题。
文/郑典涛
来源:红网
作者:郑典涛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