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盼的春节马上就到了,团员喜庆的气氛愈发浓烈了。在外的家人们也纷纷往家赶,各家也在策划着正月的走亲访友拜年叙旧。这和谐欢乐的氛围中,可能被某种突发情况所破坏——猫狗咬伤,而动物致伤最让人担心的是狂犬病了。
请注意,春节动物致伤高发!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和人员聚集增加,人与猫狗等动物接触增多,燃放鞭炮等也易使猫狗等处于紧张状态,在领地意识和护食意识等下,猫狗等伤人情况增加,狂犬病发病风险增高。
请查收,春节如何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和抓伤所致。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舐伤口或黏膜后,其唾液所含病毒经伤口或黏膜进入人体神经系统,感染引起大脑和脊髓渐进性和致命性炎症,一旦引起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它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一种致死性疾病。因此,狂犬病重在预防。
一.管理猫狗。
1.接种疫苗。在高危地区为至少70% 的狗接种疫苗现在被认为是预防人类狂犬病死亡的最有效方法。为家养猫狗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可大幅降低对家庭成员的狂犬病方面的风险。
2.约束动物。减少动物对他人的可能致伤。
3.隔离患病动物。及时发现动物健康状况。
二.自我保护。
1.暴露前预防接种。有猫、狗的家庭人员等,可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基础免疫程序为接种3剂次,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3-5年加强1剂次。在完成接种后的3个月内再次暴露,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超过3个月仅需接种2剂次狂犬病疫苗即可,不要同时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2.谨慎撸猫狗。接触前确保自己皮肤无破损伤口等,接触前后注意手等部位卫生,不被猫狗舔到黏膜,不逗弄进食中或打斗中的猫狗,遇见不熟悉的狗要小心并保持距离,与流浪猫狗保持距离,对病态的猫狗要敬而远之。
三.及时规范暴露后预防处置
对不幸被猫狗等动物致伤,不要惊慌,可按如下步骤尽快就诊。
1.风险评定。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能风险较高,要尽快就诊:“一犬伤多人”(2人以上)、多处或严重致伤尤其是头面部、伤人动物为野生动物或流浪猫狗、伤人动物有病或当地有猫狗病死、当地近一年内有人狂犬病发生等。
2.就地冲洗。在伤口止血后,可用自来水、或干净的流动水冲洗伤口,用肥皂水擦洗,15分钟以上,以去除病毒和其他细菌与异物等,对伤口部位进行碘伏消毒。
3.“及时”就诊。要尽早,即使已超过24小时,到正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就诊。各地卫健委都有公示这类门诊名称与电话,节假日或夜晚要先打门诊值班电话咨询。
4.“规范”处置。接种医生会根据伤人动物、致伤部位、严重程度、既往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等,给出规范处置建议,包括伤口处置、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破伤风和其他感染的预防等。只要按医生建议进行规范处置,完成接种程序,就能很好地预防狂犬病了。规范的处置几乎100%预防。
来源:红网
作者:永州疾控
编辑:左伊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